凡是有些阅历的朋友,或许都能体会到这样的感受:很多事理论上是一回事,现实中又是另一种情况。就拿工作来说吧,大家嘴上会安慰毕业生“所有职业都值得尊重”。
可事实上,无论是亲戚相见,还是介绍对象,常常会提起职业;你所做的工作,也很容易被别人默默划分为“三六九等”。
公务员、教师等事业单位的岗位,常被看成最受羡慕的一类;其次则是高薪的行业。还有一些工作,可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没有编制,工资也不见得很高,却有独特优势。
曾经很抢手的站务员岗位,如今常年公开招聘,毕业生可以“捡漏”
在很多城市里,地铁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方式。里面的站务员也成了很多同学和家长羡慕的职业。地铁这种重大的工程,无论施工还是运营,基本都来自大型国企单位。
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工作,又是国企,最明显的一个优势就是稳定了。尤其是看到私企里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毕业生很少有平衡生活的时间。
国企中相对更为人性化的工作量和管理模式,就更是受到青睐。特别是女同学,家长和对象通常不会对工资水平有太多期望,但求能有份相对轻松的岗位以便顾及家庭。
站务员的工作在大家的印象里分工明确,只有高峰期才稍微忙碌些,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一度很抢手。笔者的一位同学,家里曾经托了好几个人才打听到招聘信息。
以往一旦有空缺岗位,光是内部推荐已经可以很快招满人。可如今我们却能发现,这样的岗位常年公开招聘。只要你想应聘,好像随时都要人。
笔者留意了一下,就连招聘的标准也明显降低了。就拿我们这边为例吧,以往要求全日制大专学历,实际上还不乏本科生报名。现在这项要求也不提了,身高限制也放宽了几厘米。
大学生找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如果学历没什么亮点,对职场又比较迷茫,毕业生还真可以考虑来“捡漏”这种国企工作。可是一些过来人却说,跟同学们想象会有很大差距。
本以为能“捡漏”,离职者却奉劝毕业生谨慎报名,职场状态有变化
看到很多毕业生对站务员的岗位既好奇又向往,离职者却奉劝他们谨慎报名,因为这类工作的职场状态已经跟印象中有明显变化了。
先说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稳定性”。跟其他一些国企一样,不少地铁里的员工已经不是“正式工”,而是通过第三方招聘来的“临时工”。
即使给大学生缴纳五险,但岗位的稳定程度和待遇水平,跟“内部职员”是有本质不同的。少了这项优势,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就跟以往存在很大差别。
而使得站务员离职率增加的原因,还不止于此。有位学姐讲了自己的体验,原来工作中对各种细节的要求标准也远高于以前。
倒夜班的她晚上很困倦,在没有行人的时候,胳膊倚在桌上休息。想不到主管看到工作监控画面,却把她好一顿批评,认为她是在睡觉,没有顾及“形象”。
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管理层可能随时查看录像,毕业生眼里很普通的举动,可能被认为不合适。可想想工资水平,再去面对比较苛刻的工作要求,这位学姐有点无奈。
还有倒班制度也并非外界想的那么人性化,有的岗位要连上12小时再休息。“大夜班”的时候,时间长又不能睡觉,身体素质不够好的毕业生,可能熬不了太久便辞职了。
除此之外,还会对站务员进行定期的考核跟培训。考试有笔试形式,还需要背诵一些内容,不达到标准的话要补考和扣除部分绩效工资。
最后,就是面对乘客方面的难题了。家长和毕业生也知道,服务行业的工作本身就不好干。因为每个人的标准和满意度是有巨大差别的。
有时你已经做到很耐心了,但有的乘客依旧只考虑自己,一旦不满意就去投诉。很多毕业生往往在工作半年后,容易提出离职。所以应聘之前也要考虑清楚。
【话题】你对这类岗位有什么体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