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20岁大学生艾滋病阳性! 用生命换来的关系, 哪怕一次也足以毁掉你

根据权威的统计,在2022年,我国已经确诊的艾滋病患者数量远超105万人。不少朋友听到105万这个数字时,觉得并不算庞大,其实并非如此。

就拿一个足球场来说吧,它大概能容纳6.5万人,要想装下105万人,那大约需要16个足球场。按照我国现有的人口,大约每1万人之中,就有7.5个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的患病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艾滋病也趋向于年轻化。在每年增加的艾滋病患者之中,大约有3000来自于15~24岁的学生。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问了:为什么艾滋病会趋向于年轻化呢?我们又该如何去预防呢?为了让大家对艾滋病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医者良言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相关的知识。

1.我们先来听听20岁的大学生,小磊(化名)的故事!

小磊是一名大三在读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所以他很少和异性接触。但是,他看到室友一个个都脱单了,内心也比较着急。

为了尽快摆脱单身,小磊就开始上网寻找异性聊天。无意之间,小磊在QQ上遇到了一个女孩,从她的照片来看,长相甜美,是自己喜欢的类型,而且他们之间也比较聊得来。不知不觉,聊了3个月以后,小磊迫不及待要和网友见面。

当小磊看到那个女网友时,心里有点失落。这个网友虽然很漂亮,但是看起来却有30多岁。刚开始,小磊还有点不满意,但是随着深入交流,小磊发现对方比较成熟稳重,而且还特别照顾自己,所以小磊慢慢地开始喜欢了这个姐姐。

小磊和这个姐姐相处了2个月以后,就走进了宾馆。由于小磊不懂得一些知识,所以也不懂得保护自己,就这样进行了高危行为。事后,小磊也比较内疚,他觉得自己怎么能和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女性发生关系呢?小磊打算把这事放在心底,不跟任何人述说。

不知不觉,到了开学的时候。小磊学业比较繁忙,所以他开始忘却了这件事。但是,在开学后的一段时间后,小磊开始出现了发热的症状。刚开始,小磊以为是自己感冒了,所以他就随便买了一点退热药吃。

吃了退热药以后,就不发热了。但是,一停药以后,就又开始发热了。这个时候,小磊感觉情况不对,所以他就去医院就诊了。医生在了解了情况以后,就给他开了一些检查。检查结果出来以后,提示艾滋病阳性,初步诊断为艾滋病。

随后,医生建议小磊去疾控中心明确诊断。于是,小磊去了疾控中心。到了疾控中心以后,小磊听了医务人员的讲解以后,内心比较恐慌。但是,当他知道接受正规治疗也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时,他内心又得到了一丝安慰。

在以后的日子里,小磊主动学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而且在此期间还认识了几个病友。他们经常在一起相互安慰,相互交流艾滋病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磊的生活开始走向了正轨,他也开始敢于面对艾滋病了,主动服用艾滋病药物了。#健康科普大赛#

2.为何很多学生被感染了艾滋病?

可能会有很多朋友觉得奇怪,校园作为比较干净的一个圈子,为何还会有很多学生感染了艾滋病呢?客观来说,原因是有很多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点:

对艾滋病不够了解:

目前来说,很多大学生对艾滋病不够了解,或者说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虽然说某些学校开设了一些课程,但是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而且课程的适用性也不够强。即便老师想详细地讲述一些知识,但是碍于老师的形象或者传统观念,所以讲解的还是不够形象、生动。#真知新坐标#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懵懂的时期:

相对来说,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懵懂的时期,这个时候的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那他们很有可能会在荷尔蒙的催动下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这无疑会增加艾滋病的感染风险。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有手机的,这样的话他们接触事物的机会会明显增多。

在网上,他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信息。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太强,这样的话就会在无形中被带偏。#健康2022#

3.如何教育孩子?

虽然说当前的医学水平比较高,但是目前还是很难根治艾滋病的。当然了,也没有必要太悲观。确诊了艾滋病以后,如果能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那对寿命的影响不是很大。

对于人类来说,艾滋病的预防是大于治疗的。我们如果能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那就可以显著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具体的总结为以下2点:

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对小孩进行性教育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可以让他们对性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不要点到为止,应该对他们进行该有的科普。

如果感觉自己很难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那也可以陪孩子看一些和性教育相关的视频。

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目前来说,艾滋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有3点,即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如果对这3个传播途径进行阻断,那就可以显著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

在给孩子科普艾滋病知识的时候,应该告诉他们,不要轻易和他人发生性关系,做到洁身自好。如果真的发生了性关系,那应该做好个人防护,比如规范使用避孕套等。

与此同时,应该告知孩子,尽量远离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