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小学阶段, 被“盯紧”和被“放手”的孩子, 5年以后差距很大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二年级相差不大,三四年级两极分化,五六年级天上地下。

有些孩子一二年级时表现平平,等到五六年级时却突飞猛进,成绩一跃到了班级前列。

为此,有些家长会感慨,怎么自己对孩子教育这么重视,盯得这么紧,孩子却“不争气”呢?

事实上,孩子上小学时,一味地盯紧并不可取,我们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无可厚非,但该放手时也要适当放手,否则当升入小学高年级阶段,或者是进入初中时,孩子们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孩子在小学被“盯紧”和“放手”,5年后差别很大

朋友晓琳和爱人都是高材生,夫妻俩深知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对孩子管教十分严苛。

孩子刚一上小学,晓琳就和爱人轮流辅导家庭作业,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默写、背诵,夫妻俩都对孩子有严格要求,并且轮流监督执行。

开始的时候,孩子成绩确实不错,成绩在班里一直都是前3名,也经常被老师作为表扬的对象。

然而,等孩子升入五六年级时,完全变成了一个“陀螺”,只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盯着时,才会勉强学上一会,偷懒成了家常便饭,成绩直线下滑,掉到了中下等。

反观同事小夏,对孩子的教育则是一种比较“佛系”的态度。

一开始孩子比较贪玩,有时完不成家庭作业,小夏从不会大发雷霆,无论是晚上“加班加点”,还是第二天被老师惩罚,都只是让孩子自己承担结果。

当然,尽管看上去小夏对孩子“放手”,但对于孩子的教育却并没有放松。

为了让孩子更自律,她专门买来了闹钟;

为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她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表;

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从不在孩子写作业时打扰。

就这样,孩子一二年级时,由于贪玩,成绩还比较一般,但等五六年级时,后劲却很足,成绩进步飞快,也不用父母操心。

教育孩子应该适当放手

对比晓琳和小夏的两种教育方式,我们不难发现,一味地盯紧孩子,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观念:“我学习不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了爸爸妈妈”,使孩子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难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低年级时,在家长监督下,孩子还可以取得一个比较出色的成绩,但随着升入高年级,所学习知识的难度越来越高,孩子一旦产生惰性,成绩很容易就会下滑。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更应该适当放手,采用一种“外松内紧”的教育方式。

对孩子的成绩“佛系”,但是对孩子的学习习惯重视,注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等到高年级,乃至是升入初中、高中时,成绩自然不会差。

孩子在小学阶段该如何引导?

1.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培养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

我们平时应该注意为孩子养成自律习惯,增强孩子的专注能力,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总结错题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并长久地坚持下去。

2.把握好“教育边界”

学习其实是孩子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我们可以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并加以引导,但不应该对孩子的学习大包大揽。

我们在陪孩子学习,监督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教育边界”,确定哪些事情需要由自己介入,哪些事情可以由孩子独立解决,更多引导孩子进行独立学习,避免对父母产生过度依赖。

3.增强孩子的内驱力

随着孩子年级越升越高,知识难度越来越大,也会对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有更高要求。

只有孩子对学习有比较强的内驱力,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坚持下去,并取得好的结果。

我们平时可以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成绩负责,让孩子体会成绩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多对孩子进行鼓励教育,都可以增强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结语:

走极端是家庭教育的大忌,小学阶段对孩子盯得太紧,不利于为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来也难以取得比较出色的学习成绩。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该放手时一定要适当放手,“外松内紧”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更适合。

今日话题:孩子上小学,你选择“盯紧”还是“放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