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教师节来临,家长组织慰问活动被拒绝!“套近乎”的方式变了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了,有些家长为老师准备了礼物,他们觉得不在教师节期间搞点“动作”就少了点什么。

1)

齐女士的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由于性格比较腼腆,比较容易吃亏。她希望老师能对孩子多一点关照,于是约了几个有相同想法的学生家长,计划给班主任以及部分授课教师搞一个慰问活动,邀请这些老师吃吃饭、聊聊天,同时准备了一些礼品。

然而她的计划被班主任和授课老师断然拒绝了,班主任说,心意领了,请客吃饭没必要,礼品更没必要。班主任还表示,自己的学生,自己一定会尽全力。

如今师德考核非常严格,教师节期间,不少学校接连发通知,一再强调相关纪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不会冒着被处分的风险接受家长的宴请或者礼物。如果有老师不顾纪律要求,故意“踩雷”,一定会被处分,严重的则会被开除出教师队伍。为了家长的那点东西,却丢了尊严甚至丢了工作,哪个老师会干?

当然,不否认有一些小地方,风气不太正,存在教师节送礼的现象。而正是因为这些地方存在送礼现象,让网络上充斥着一些与“教师节要不要请老师吃饭?要不要给老师送礼?”有关的焦虑。

家长有这种担忧是正常的,但即便家长送了礼,孩子也不一定能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倘若孩子所在的学校送礼成风,大家就没什么区别了,可能老师根本就不记得谁送了礼,谁没有送礼。

退一万步讲,孩子不争气,学习成绩不好,还天天在学校惹是生非,就算家长给老师送大礼也无济于事,老师仍然会对孩子“另眼相看”。

话说回来,家长在教师节组织慰问活动,很少是发自内心地感谢老师,更多是一种“套近乎”,是为了与教师建立比较私密的关系,让老师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

2)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家长不要总把“请客吃饭”、“送卡”挂在嘴上,也别再想着怎么送礼了。如果家长跟孩子的老师有共同的朋友,可以请朋友“搭桥”,约老师吃饭,以朋友的方式交流一下,双方建立朋友般的友谊。如果没有这层关系,就请把以下3件事做好,比送礼强多了。

第一件事:积极配合

有些家长,孩子在学校出问题,马上就把责任推给老师、推给学校。有时候,他们还私下里说老师的不是,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严重影响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进而影响整个班级的风气。

聪明的家长,知道自己和老师是“共同体”,双方只有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在教育孩子方面发挥最佳功效。他们平时维护老师的威信,配合老师的工作,有想法就私下向老师反馈或者提出建议。

第二件事:正确沟通

家长与老师沟通要讲究策略,不要动不动就说攻击性比较强的话,也不要动不动就讲“自己已经管不了孩子了”,应该认真地听老师把事情说完,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诚恳地与老师沟通,听取老师的意见。

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学生,普通人带两三个孩子尚且吃力,老师管理四五十个学生的班级难免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家长要体谅老师的难处,在核心利益没有损失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做出一些让步,这样才能让老师感受到“这个家长很大度、不一般”,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变得更紧密。

第三件事:科学引导

科学引导主要是指正确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学习观和价值观,它是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孩子愿意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集体活动,为班级争光,为集体添彩。

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纠正孩子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的一些毛病,鼓励孩子多问问题、从身边的环境发现问题,再引导他们利用科学、技术、数学、历史等知识去解决问题。

父母的科学引导,不仅能启发孩子的大脑,也能规范孩子的行为。当孩子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自然能得到老师的关注。

今日话题:今年教师节,你给孩子的老师准备礼物了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