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我在广东写故事”(ilove-style)原创。
分析故事背后的人性和心理,探究事件的深层次逻辑机制。
很多年以前,听在外面打工回来的堂哥说过这么一句话,
“坐大巴车回来的路上是越走越荒凉,车到站后就有种想马上买票回城里的冲动。”
堂哥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带有嫌弃的成分。
我当时就想,你怎么可以这么不爱自己的家乡呢?这可是生你养你的地方啊!
现在,我每次开车回乡下,一路上看到的那种萧条荒凉的景象,终于理解了堂哥当年的心情,那是一种对家乡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情。
对家乡的爱,是因为这里承载了我们很多童年记忆,是因为这里有我们的至亲;对她的恨,是恨铁不成钢的那种恨:你为什么总是发展不起来?总是那么的贫穷落后、那么的荒凉?
以前觉得,乡镇没有发展起来,是因为交通不便利,东西卖不出去,也吸引不到外面的投资和游客过来。
俗话说:路通财通!
我家乡在粤西,这边早几年就已经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这两年自来水、网络也通了,高铁、高速路也很近。
可是,这些条件并没有带动乡镇发展起来,反而被大城市虹吸走人口和各种资源,有日益衰落的趋势。
乡镇的繁荣景象,其实是一种错觉,就是过年的时候到处熙熙攘攘,特别的热闹,商铺、餐饮店生意火爆,路上的汽车堵得水泄不通。
要是在非节假日时间段到乡镇走一走,你就会发现,到处冷冷清清的,人烟稀少,年轻人多数都跑去大城市里了,剩下的是以没什么消费能力的中老年人和中小学生为主。
为什么很多乡镇没能实现路通财通呢?
因为,路通财通,是建立在这个地方有高利润的产品或服务能卖出去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路通之后,能把人和钱吸引进来。人跟钱进来,要么是因为你这里有利可图,要么是因为有乐可图。
例如,你的家乡是资源重镇,有各种贵金属、煤炭石油等源源不断地输出到外地;或者你的家乡是旅游重镇,有名胜古迹、山水美景,能吸引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又或者你的家乡是交通枢纽,港口、铁路、航空、公路等中转站。
可惜的是,很多乡镇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具备这些条件的乡镇现在基本都已经发展成为大城市了。
没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乡镇,在路通之后,反而很多本地的人口流出到外地去生活和就业,很多企业、商家也搬到商机更多、营商环境更佳的城里,这些乡镇走向衰落是一种必然趋势。
通过什么来判断出一个地方的人口是在持续流出呢?
看当地学校的生源就知道了。我的一个在镇中心小学做老师的同学跟我说,十二年前他刚回来任教的时候,一个年级有十七八个班很正常,每个班三四十人。
现在呢,一个年级有四五个班的都算多了。关键是,以前很多村里还保留有自己的学校,分流了部分生源;如今,大多数村里的学校已停办,都集中到镇中心小学上学了,也才那么点生源。
有专家开始支招了,说可以靠发展农业来让农民富裕起来,让乡镇发展起来!
事实上,以家庭为作业单位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很难做到盈利的。
简单来说,就是农民伯伯种一斤大米出来的成本,是高过到市场上买一斤米的成本的。
有人可能要反驳我了,说我哪个跟哪个亲戚,就一直在种大米、种菜和养鸡,并拿到市场上卖钱。要是不赚钱的话,他们为什么还一直在干?
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其中就包括上面我提到的做教师的同学,他父母就一直在种大米卖钱。
之所以大家觉得赚钱,是因为农民伯伯根本没有计算自己的劳动成本、时间成本,只是计算化肥、农药等必须要花钱买的项目的成本。
劳动和时间的成本,在农民伯伯的眼里,是不值钱的。他们觉得,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种田,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什么,还不如种点大米、种点菜,再养几只鸡,能卖一块钱也是钱。
这种农业发展模式,混个温饱是可以的,想达到小康和富裕状态,太难了!
我相信是有很多人热爱自己的家乡,并有想法回来建设家乡的。例如,我侄子的同学,在大城市学了厨艺,回老家镇上开了一家饮食店,口碑还不错,消费也合理。
可是小地方熟人多,很多人都是赊账吃饭,他又不好意思追债,后来只能关门大吉,回大城市发展了。
另外一个是我同学的父亲,在我们镇上开了一家小型的木材加工厂,本来呢,给地方创造就业机会和税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自己又能赚到钱,是很好的一件事。
可是,自从看到厂里效益越来越好之后,那些什么消防、环保等部门的人,三头两天过来一趟,说是例行检查。
钱估计是没罚多少,但是各种接待、公关的成本,加起来是笔不小的数目,关键是没完没了的。最后没支撑几年就倒闭了。
小地方的营商环境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也是乡镇很难出现有像样的企业和商家的原因。所以,想回去建设家乡的人,要慎之又慎,除非你有很强大的实力,和强大的当地人脉背景。
怎么才能让乡镇发展起来呢?估计这是一道配得上诺贝尔经济学奖项的难题。
也正因此,每个背井离乡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又爱又恨的家乡。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多歧可贵,不取苟同。
欢迎点评,与世界分享你的思考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