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级

三年级英语0基础? 抓住4个辅导技巧, 孩子流利英文脱口而出!

很多学校的英语科目,并不是以一年级为起点的。所以对很多上三年级,才刚开始接触英语科目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学起来相当吃力。

疫情解封后,这也已经是孩子们返校的第三周了。每周三节英语课,孩子们从9月1日算起来,也已经上了八堂英语课了。

昨天下午,女儿的英语老师在班级群里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孩子们熟读并背诵英语书第5页“Let's chant”的内容。之前,老师从来没有布置过英语家庭作业,所以很多家长并没有把英语科目当回事。而昨天在得知要求熟读和背诵的作业后,家长才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于是乎,朋友圈满是焦虑,比如:

“四个单词,四个句子,学了一个小时依然不会,怎么办?”

“当辅导完英语,半条命已经没了。”

“亲们,你们家孩子的英语学起来困难吗?足足五十分钟啊,我这儿子还是记不下来。”

“我们家连拼音都还没有弄清楚,现在又来英语,更恼火了。”

“哎,都在焦灼中。我怀疑孩子是鱼的记忆,马上教马上忘。我的血压都飙到135了。”

“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我想多活几年啊!”

是的,孩子进入三年级之后,英语科目究竟应该怎么学?曦曦妈给大家讲讲我的经验吧!

(1)切记不要给孩子灌输英语很难的观点,我们要用有趣来进行引导。

在大部分地区,虽然小升初英语只占50分,但对家长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再加上孩子进入初中以后,英语会同语文、数学科目共同成为主科中的一部分,所以家长对于孩子如何学好英语,其实是非常看重的。

也正是因为被家长看得过分重要,所以家长的焦虑也会翻倍。

他们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英语,往往会以恐吓的方式吓唬孩子。比如:“我看你不好好学,这才刚开始你就不会,后面这十年你怎么办?就让英语考零分吗?”“我给你说了,上课要好好听,一旦不认真,你就跟不走。三年级不是跟你开玩笑!英语更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英语很难”,这个概念好像已经在很多孩子心中扎根了。所以,孩子的内心就会出现一种对英语的恐惧和敬畏,甚至喜欢不起来。

进入三年级,这才是英语刚刚启蒙的阶段,我们不应该告诉孩子英语特别难学。相反,我们要告诉孩子,英语学起来很有趣。

(2)请不要用责备和殴打来惩戒孩子不会读英文。

因为孩子不会,所以家长的焦虑就会成倍提升。尤其是在得知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掌握得非常熟练的时候,家长的心中更不是滋味。

于是乎,家长火冒三丈地教孩子读,孩子心惊胆战地跟着念。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耐心会逐渐消失殆尽,而孩子也就是一个机械状态下的重复,根本没有用心去记忆,因为心中的害怕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位置。

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下来,家长崩溃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浪费了很长的时间辅导孩子英语,可孩子什么也没有记住。随之而生的愤怒燃上心头,痛骂和动手就成了家长发泄自己内心崩溃的方式。

而这个时候的孩子呢?吓得瑟瑟发抖。刚开始还跟着念,现在已经吓得不敢开口了。那么,请问这样的辅导有意义吗?恐怕除了鸡飞狗跳以外,没有半点收获不说,还离间了亲子关系,甚至离间了孩子对英语最初的好奇。

(3)反复跟读,形成语感很关键。

其实,我并不建议家长自己教孩子读英语,因为大部分家长都不是英语专业出身,发音难免不标准。而如果家长把孩子教错了,那么老师后续纠正起来就特别吃力和麻烦。

记得我们小时候,小学阶段根本没有接触过英语,进入初中后,也只是买一个复读机,反复听磁带放课文罢了。而现在的孩子,可比我们小时候幸福多了。不仅有很多与教材配套的小程序,其各种设置也是非常有趣的。从听、说、读、写、对话等等,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所以,家长就可以抓住这些机遇,鼓励孩子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回家跟着小程序读。要知道,英语科目是一个语言学科,开口读英语,讲英语很重要。

告诉孩子,英语一定要张嘴读,不停地重复学过的内容,只要形成了语感,孩子的兴趣自然就变得无比浓烈了。

(4)有条件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和孩子多对话。

其实三年级上册的英语真的很简单。无非就是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等基础性内容。其实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辅导三年级孩子的英语并不难。

我喜欢利用碎片化时间跟女儿对英语,所以她目前讲英语的胆子比较大。

常常放学回家后,她都会告诉我:“妈妈,今天我又和英语老师英文对话了。打了招呼,做了自我介绍,询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我还给老师讲了一句I love you。”

在和孩子英文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度地夸奖孩子,让孩子知道原来这些内容我都会了,我应该更加努力,这样我就会更多的英文了。

在轻松的环境里,让孩子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特别重要。尤其是小学三年级,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要让孩子在你的打击声中,早早就讨厌英语学科了。

——————

你是否孩子为孩子英语零基础而烦恼呢?不妨试试曦曦妈的以上4个技巧吧。欢迎大家点击关注,让我们一同探讨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