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学的日子,总是令人激动的。尤其是因为特殊时期的缘故,很多学校不得不推延返校时间。不少大学生刚刚迎来正式的返校安排。
但是新学期伊始,同学们也会面临更多的生活支出。有些东西别看不起眼,但是大学生的生活费很有限,这里花一点、那里花一点,不知不觉手头就紧了。这是家长会什么态度呢?
因为150元,大学生跟母亲吵架:我买生活用品,有错吗
高校里的大学生多为来自外地的生源,本来行李就不少,还带上“锅碗瓢盆”、洗衣液等生活用品,不太现实。
所以每逢开学前后,大学生们普遍都会购置一些新学期要使用的日常用品。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很多人在读大学以后,才知道原来必要的支出加在一起也不少。
总有家长认为现在的学生太任性,家里条件普通,却不懂得节省。可实际上,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过着“喝奶茶、买名牌”的日子。
有位女生因为150元,跟母亲吵架,看完聊天记录大家却比较同情她。起初,这位同学是想让家长去网上帮她买洗衣液。谁知家长直接说“没有钱”。
女儿觉得很失望,自己明明没有乱花,而且还把一件80元的衣服退掉了。这种情况下不够用,才来找家长的。母亲却不以为然,说她“养成不劳而获的性格”。
大学生反驳道:我是买生活用品,又不是出去潇洒,这也有错吗?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家长最后还直言“不够用的话就去贷款,你自己还”。
相信听到这样的话,女儿已经对家长不抱期望了,她无奈地回复说“开学我买三斤馒头”。这显然是大学生出于失望的一种说法,遗憾的是家长未必能体会和理解。
大学生已经很节省,为何有些家长总以为他们在“吃香喝辣”?
听闻女生这样的经历,很多网友批评这位家长,思维已经跟不上现实的脚步。有人直言,自己给高中生置办开学用品,150元也根本不够,何况是大学生呢?
还有家长说,自己的儿子是大一,生活费不够用时,学生要了三百元,她二话没说直接转过去五百。很多同学并不是一些父母想象中那么“不懂事”,他们可能真的遇到困难才跟家长开口。
这时候家长的反映,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位家长在培养子女时,有几个明显的错误。第一,大学生没有用这笔钱做不必要的开销。
家长得知不够用的时候,没有选择相信女儿,也没有去查看具体的明细,直接视为她买了贵的东西。没有了解真实情况就把固有的思维加在学生的身上。
第二,女儿说开学后跟同学借用生活物品,家长也没能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带给学生的影响。甚至还让她去借钱,以后自己还。
这相当于子女在需要帮助时,家长直接把责任推了出去。理论上家长把儿女养育到18岁,算是尽完义务,但现实中供学生读大学也有很多怨言的话,只能说这类父母不是很到位。
第三,这位母亲后来还说她打听过上大学的生活成本,说是“有人每月几百块就够”,实在叫人难以认可。现在大部分同学每月2千元是“标配”,条件稍好点的在3千以上。
每月几百元的标准,可能全校也没有几个。而且那种学生通常是两种,要么是家里特别困难,但是能申请到学校的补助;要么是买什么东西都由家长付款,所谓几百元是指完全自由支配的部分。
很多同学有个共同的疑问:为什么明明自己在校时已经很节省,有些家长却总以为他们在“吃香喝辣”?首先,很多家长本身没有去过大学,也不了解当代高校生的状态。
而有些人可能因为“听说”高校食堂便宜,就认为大学生花不了多钱。可是“吃饱”跟“吃好”是两个概念,想要达到跟在家吃饭时一样的标准,大学生每顿12元以上很平常。
再加上水果、日常用品等,光是最基本的支出可能至少也要1500元。换季时添件衣服、偶尔参加聚餐,即使没买什么贵的东西,每月2千元也只是“紧紧巴巴”。
正如储殷老师曾经说的,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里不仅仅是“吃饱”就行。正如家长们平时也不只是“吃饱”的标准。如果多去了解一下学生的真实情况,这样的争吵就会少很多。
【话题】你如何评价这位家长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