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权利无法被监督情况下,人们可以不用再担心不正义带来的惩罚,而可以独自享用不正义,带来的诱人好处,那么,没有人可以拒绝这样的邀请,因为他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也就是说,当人们有能力冲破正义这一法律规则,就会跨越这条脆弱的边界,无恶不作,享受不正义带来的丰厚回报。
所以说,有了权力却不为非作歹,会被认为是“天下第一号傻瓜”,此时正义那贫乏的号召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人会认为正义是对自己有好处的。
用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意在说明,人们并不是心甘情愿去实行正义的,做正义的事情是被法律逼迫的,勉强而为的。
另一个极端的可能是,一个绝对正义的人,他不仅仅是看上去正义,除去他的外在表象,他本身即是正义,他和不正义对立。
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受尽折磨临死之前,会后悔做一个真正正义的人,因为做一个假正义的人,会被认为是务求实际,不慕虚名的人。
这样一个所谓的“真实的人”,不做“伪君子”的人,因为拥有正义的名声,就可以身居高位,通婚世族,顺理成章地获得在其位所能获得的种种好处。
从人们对于正义一词,源起的考察方式来看,当人们去判断某件事物时,习惯于从表象出发,也即依据看到正义带来了什么,而去判断正义是什么,而不是根据正义本身应该是什么去判断。
造成这种教育中的偏差的原因,是人们没有明确的关于什么是正义的概念,而仅仅只有一些由于文化传统,及习惯养成的一些意见,甚至仅仅是一种错误的偏见,而这样的认知方式,会带来道德教育的偏差。
如果当人们考察正义为何物时,仅仅看到了正义带来的后果,也即正义的表象,人们可能会因为正义,带来的丰厚回报而选择正义,但是它本身并非是正义的。
如果仅仅看到了正义的表象,就去教育孩子,很可能教育出来的结果是,他们并不能真正具有正义的德性,而仅仅是功利性地追求某种回报。
柏拉图批判当时在社会上,广受欢迎的智者,因为智者们认为“貌似”远胜“真是”,认为这种似是而非的品德,正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关键,所以号召世人全力以赴追求假象,“做一个徒有其名的正义之人”。
那么如果年轻人听到这些故事,会对心灵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他们会选择走怎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他们有可能为着正义的优渥回报,而不得不选择做一个假装正义的伪君子,如此,道德教育便彻底宣告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