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再次强调,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职业教育办学主阵地,高职院校必须牢牢把握类型特色、体系特征,在坚定办学方向、找准办学定位、创新办学模式中切实增强办学适应性。
坚定办学方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增强办学适应性,高职院校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培养要求,努力为经济社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的技术技能人才。
全面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十大育人”体系的有效衔接、有机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质量控制、评价改革、管理服务等方方面面,推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指向,加强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相关主体之间的协调,着力创设有温度的良好育人氛围。
有效落实“五育并举”育人要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一体化推进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教育教学组织和育人模式创新,更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重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大力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职场适应力。
深入打造“多维一体”校园文化。加强顶层设计,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系统构建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职业学校教育文化为底色、地方文化和行业企业文化全面融入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凸显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创新载体建设,打造具有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的文化品牌,以其辨识度、影响力凸显校园文化的传递功能。推动开放共享,促进各种文化要素的汇聚与融合,通过培育形成区域文化高地来凸显校园文化的传承创新功能。
找准办学定位
推动产教科城融合发展
增强办学适应性,高职院校必须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天然优势,按照立足地方、面向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加快推动产、教、科、城的深度融合,与所在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共生共荣,着力提升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力。
以专业产业共生为基石。以产业升级为核心的区域竞争态势下,高职院校需要有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积极的作为,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要素保障。专业不能仅仅只是学校推动发展甚至只是维系生存的办学单元,而更应该成为学校在与区域产业的共生式发展中凸显定位、发挥功能、体现价值的办学根基。保持对产业发展前沿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增强专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增强人才培养的契合性。完善与产业发展主体之间的协同与合作机制,以信息对称、降本增效为核心,推动专业建设规划与区域产业规划、园区建设规划、企业发展规划之间的有效互动、有机耦合。
以产学研用合作为助力。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和创新支持,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目标任务。要强化机制创新,通过建设契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科研创新平台,聚焦问题领域,将有相同科研志趣、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凝聚在一起并动员发动起来,主动对接产业、主动发现需求、主动开展研究,提升科研创新的指向性和针对性。要强化项目链接,通过整合科研项目资源,聚焦本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一线所遇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在实施真实项目、解决真实问题中提升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
以要素资源集聚为支撑。破除“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特点和办学优势,努力推动各类发展要素资源向校园汇聚,是高职院校需要长期坚持的发展方略。要强化政策承接,以有为争有位,积极争取各级各类政策资源的关注和支持,加快融入各级政府推动区域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要吸引企业参与,更多关切本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在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项目申报等方面深化合作,帮助其破解技术创新成本偏高难题。要催生校内活力,通过产业学院、科研平台等非行政化组织模式创新,对校内外优势资源进行统筹和重组,并基于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深化考核奖惩与分配制度改革,有效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办学模式
强化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增强办学适应性,高职院校必须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深入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质量建设区域内技术技能人才“蓄水池”“加油站”,为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升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区域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提供有效助力。
加快中职高职一体化发展。以新版专业目录为指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努力推动区域内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完善一体化发展框架,大力推动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和发展,不断创新和优化多主体协同协作机制,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办学资源的集聚和共享。要创新一体化发展模式,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设计专业发展路径、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并以课程体系衔接为核心和关键,深化“三教”改革和教学资源衔接。
加快中国特色学徒制探索。持续优化企业参与接口,细化、明确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着力降低校企之间的对接和协调成本,构建有目标、有质量、有效率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务实完善评价考核标准,在参与企业遴选、学徒岗位设置、企业导师认定、培养质量要求等方面明确标准要求和落实办法,在专业层面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构建起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反思,针对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会同企业积极找寻破题之策,并强化与政府部门衔接沟通,努力推动政策支持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加快育训并举办学形态变革。深化内部治理体系变革,系统设计并优化内部管理行为,以机构设置上的“大部制”推动职能集中统一、以“专业群”建设理念推动教学资源集约共享、以“平台性”机制推动育训资源整合重组等,可能都是重要的变革方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针对学情多样、基础不一、需求多元的实际,在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方式创新、考核评价方式方法改进等方面持续发力,把促进和服务更高质量就业作为检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深化外部合作模式变革,加强与政府部门、产业园区、企业、社区等相关主体的对接协调和共建共享,通过送教上门、定制培训、线上资源等多种方式,为重点企业和重点人群提供便捷、优质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扩大培训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作者系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发展格局和类型化发展双重推动下职业高等院校办学适应性研究”[21YJA880068]的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2年09月27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