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就业

非在编教师和在编教师工资相差好几倍, 为什么不“同工同酬”?

前不久写了一篇关于“部分地区招聘非在编教师”的文章,文中提到“萧县2022年公开招聘98名非在编中小学教学人员”的公告,引起了很多人议论。大家关注点集中在“当地给这些非在编教学人员提供的工资待遇仅为2500元/月(含个人部分保险)”。

有人算了一笔账,一个月2500元,一年也就30000元,工资收入大概只有该地区在编教师的三分之一,这样大的工资差距,难免会引起人们的争论。

1)

地方招录非在编教师,薪资比在编教师低,甚至只有在编教师的三分之一,为什么不“同工同酬”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部分是因为个别地区在创新教师管理体制,一部分是因为编制数量有限,一部分是因为地方财政实力不够。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数量已经超过1050万人,按照现行的编制设置标准,全国省市县三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已达到或高于国家基本标准。简单地讲,中小学教师编制基本上没有空缺了,以后可能是“退一进一”,就是退休一位在编教师(或因其他原因离开工作岗位),空出一个编制,再招录一位新的在编教师。

可是,部分中小学依然存在教师不足的问题,要想在不与政策发生冲突的前提下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招录非在编教师了。这些非在编教师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纳入社会化管理,聘用期间的薪资报酬以劳动合同为准,退休后享受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实,招录非在编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的财政压力。

2)

都是教师,但因为身份不一样,一个是在编教师,一个是非在编教师,工资就有这么大的差别。不少人会觉得不应该,也不合理。

从工作性质看,大家干的都是同一件事,教书育人,又在同一个单位上班,工资应该一样,起码不能差得这么多,但如果深入看,工资上存在差异是正常的。

首先,非在编教师的学历要求和其他方面的标准是偏低的

现在很多地区招录中小学在编教师,学历都是本科起步,且是全日制文凭,年龄要求是35周岁以下,部分地区还要求报考者必须是高校应届毕业生。而招录非在编教师,条件就松多了,不少地区将报考者年龄限定在45岁以下或者50岁以下,学历专科以上就行,并且不需要全日制文凭。

一个招录标准高,一个招录标准低,在待遇上肯定会有区别。

其次,部分地区招聘非在编教师的流程是简化的

招录在编教师,不是教育部门一个单位的事情,当地的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编制管理部门、纪检部门、教育部门等都要参与,整个过程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流程,先是笔试,再面试,然后体检、考察等等,竞争很激烈,只有少数幸运儿能脱颖而出。

但招聘非在编教师,可能就是教育部门牵头了,其他部门参与度不高,整个流程相对简化,比如部分地区“不搞笔试,只搞面试”,而且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

很明显,我们不能一味地拿“同工不同酬”说事,应该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再做判断。

3)

网上有很多为非在编教师鸣不平的声音,也有许多反对非在编教师和在编教师同工同酬的声音。

为非在编教师鸣不平的人,觉得“同工不同酬”不公平;反对“非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薪资平等”的人,认为非在编教师的专业水平本身就不过硬,责任心也不够,不应该拿跟在编教师一样的工资。他们还认为,如果真有本事,就去考编制,考上了就是在编教师了,倘若没那个本事,考不上编制,拿比别人低的薪水,也就认了。

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大家说得都有几分道理。事实上大家争论来争论去,都是希望教育越来越好,教师的管理越来越科学。但非在编教师数量如果得不到控制,教育质量一定会受到影响。

不过,控制非在编教师数量,部分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只能在推动编制内教师的合理流动上下功夫了。在教育部的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提出:“加强各类事业编制资源统筹调剂,重点用于补充中小学教育需要……强化县域范围内中小学教师资源统筹”。

只要能统筹到位,我们就不会出现“有些学校教师力量不足,有些学校教师富余”的现象了。

今日话题:你所在城市的中小学有非在编教师吗?他们跟在编教师的工资差距有多大?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