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考公、考研并称为大学生就业的最好的途径,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途径,但渐渐地发现,这些就业最好的途径俨然变成了大学生逃避就业的借口,还是正当理由!
因为就业压力大的缘故,不少的毕业生都把就业的目标放在了考编上面,相对比考研和考公,考编算是比较容易上岸的,因为不管是考试的难度还是政审都要容易很多。
且竞争的力度相对也要小一些。而大学生当中普通人居多,父母真正能为大学生就业有帮助的毕竟少之又少,所以只能靠大学生自己的努力。
自然父母对于大学生考编也是支持的,可大学生却在考编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甚至在明知道父母处境很艰难的情况,理所应当的做起了“啃老族”!
大学毕业生成新型“啃老族”,明知父母不容易,还以考编当借口
小文是一名二本生,严格上来说是三无学生。因为考虑到就业难的缘故,于是在征求父母同意选择了考编,也在积极地复习和努力,父母也都是看在眼里,尽管家境很困难,却还是全力坚持。却没有想到,小文连番考试都名落孙山。
不是笔试过不去就是面试被刷,本身家境就不好,父母也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就要求小文放弃考编出去找工作。可小文却还在给父母画大饼,告诉父母自己上岸后就可以享福了。
明知道父母的处境和艰难,却还是理所应当地当起了“啃老族”。而这种以考编、考研或者考公为借口逃避就业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啃老方式,而大学生俨然成为了新型的啃老族。
大学生考编明明是为就业做努力,怎么就变成了“啃老族”?
考编确实是大学生为就业做的努力,也是实现就业的好手段,因为竞争激烈的缘故,无法一次上岸也是很常见的情况。但多次考编都无法上岸还在坚持,就不是努力了。特别是在明知道父母很艰难的情况下还在坚持。
这很明显不是为了就业而努力,而是为了逃避就业。大学生毕业后不去工作赚钱,还沉醉在学习当中,靠着父母养,这不就是啃老吗?只不过就是啃老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新的方式。
与其逃避就业做“啃老族”,不如增加自身的优势,争取一次上岸
大学生逃避就业并非是个例,而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考编是实现就业的好方式,但以考编当借口逃避就业,甚至做起了啃老族就不是明智之举。
与其做啃老族,不如增加自身的优势,在考编中一次上岸,顺利地实现就业。至于要增加什么优势,还要看大学生具体考编的岗位。
比如,大学生考的就是教师岗位,那么首要的就是教师资格证以及普通话证书。如果是财务类岗位,就需要初级会计资格证书……这些是入门的门槛证书,也是考编中明确要求的。
其次,就是党员的身份对考编的帮助很多,体制内单位都比较看重党员的身份。还有退伍军人的身份也一样,同等的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
再者就是考生所学的专业和所报考的岗位之间也有直接的关系。在考编的大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失败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岗位选错了。要知道不同的岗位上岸的概率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不同的专业对应同样的岗位,上岸的概率也是不一样的。就好比专业对口的岗位和相关专业的岗位,肯定是前者机会更大。另外,岗位所处的地区也不能忽视。
就像大城市的岗位普遍竞争要大一些,不容易上岸,而小城市要容易一些。除此之外,就是考生的学历也很关键,体制内岗位最低的学历要求是大专,可大专能选择的岗位太少了, 大部分都是本科学历。
但因为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太多了,导致占不到什么优势。虽然可以报考,可最后录取的大概率还是研究生。因此,有能力的毕业生尽可能的还是考研,就业的机会更大。
结语
大学生多次考编失败还在坚持,明知道父母不容易也不为所动,理所应当地做起了“啃老族”。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就是比较典型的大学生逃避就业的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啃老方式。
毕竟这个理由和借口是光明正大的,哪怕是没有顺利上岸,也可以凭借竞争大为借口。本该进入就业过程中的大学毕业生,俨然成为了新型的“啃老族”,这才是最可怕也是最可惜的。
大学生以考编当借口逃避就业,做起了“啃老族”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