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大学的“青蛙”现象令人担忧 | 寒石》
“我们的基础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影响,虽说对选拔人才比较公正公平,但是随之演变的以刷题、以分数等严重现象的内卷趋势愈演愈烈,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不仅没有效果,反而更加严重。”
我们把“青蛙”与大学生两个毫无关联的物种放一起,有失偏颇,也不是把大学生比喻为青蛙王子简单明了,事出必有因。
浸染大学满二十年,校园工作生活,从事教育教学,坚持初心使命的角色扮演,在向往的象牙塔中目睹高等教育蓬勃发展,见证亲手培养的一届又一届学子走向社会,倍感自豪。但是,当代大学生旷课逃课、上课不走心,以及打游戏、追电视剧成了必修课等触目惊心的普遍现象让人吃惊与无奈之余,产生许多感慨与遐思。
有个著名的青蛙实验,许多学者耳熟能详。简单讲,就是把一个活蹦乱跳的青蛙扔进一个沸腾的锅里,受到滚烫热水刺激,青蛙会用尽全力跳出锅逃生。同样,把这个青蛙放进冷水里,下面烧火加温,不断提升的舒适温暖的水温,青蛙便适应了,当温度达到不能适应时,青蛙丧失了应激反应能力,逃不出来,直至死去。
这个故事我们如果用生理学知识解读是这样的,任何生命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越强烈,为之产生的应激反应越大,逃避环境的能力就越强,存下来的希望就越大。反之亦然,如果一个生命在一个逐渐改变的环境中慢慢适应环境,应激刺激逐渐强化,生命适应刺激能力就增强,即便环境因素刺激越来越不适应于生存,因为适应,最后被恶劣环境所扼杀,逃不过残酷命运的安排。
大学课堂,是这么一种境况: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滔滔不绝,老师努力地教书育人,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地上课。下面的大学生在干什么呢?女生拿着手机刷剧,男生拼了命地打游戏,有睡觉的,有闲谝的,几乎每一节课都有旷课的,请假的,至于请假干什么,原因多了去了,不在这里罗列,大家都懂得。如果老师认真一些,和学生互动,一般是一问三不知,或者所答内容云里雾里,上课不走心成了常见现象。如果再认真一点,你会发现,上课不拿书,或者整堂课不翻书,也不给书上做任何标识,上完一门课,教材如刚刚出版似的,干净的如狗舔一般,让你无语,更有甚者,课程考完了,书一页没有翻过,更不用说看了,至于书在哪里,只有鬼知道!
大学生上课坐座位更是一道风景线:但凡在学生眼中认为最不重要的课程,尤其是公共选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一个可容纳二百人的阶梯教室,先到来的学生多数人选择坐最后面,因为越往后面坐,老师越是看不清,被提问的可能性越小,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反正老师也不管,甚者如果可以挂在墙上的话,也会有学生选择这样做。老师上课,学生几乎大多数坐后排,前面数排座位空着,老师似乎是给空气讲课,与教室对话,这样独特的富有鲜明特色的校园风景几乎每天在上演,这风景很独特,很是美丽,是吗?
大学宿舍里,有这么一种景致:男生在宿舍抽烟瞎聊,打游戏可以彻夜不眠,白天睡觉旷课,以至于两年不到所学课程挂科十多门,大学生之间流行这么一句话:“大学不挂科还叫上大学。”女生宿舍,有人把追电视剧视为主业,有的刷抖音,有的看网红,机不离手,与书无缘,当下的大学生们,似乎永远搞不清楚,是他们在上大学,还是大学在上自己。
大学生中存在的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与温水煮青蛙实验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我们的基础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影响,虽说对选拔人才比较公正公平,但是随之演变的以刷题、以分数等严重现象的内卷趋势愈演愈烈,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不仅没有效果,反而更加严重。初中因为要考好高中,高中因为要考好大学,初高中学校变为“考试工厂”,学生成为做题机械,竞争激烈,环境紧迫,学生在目标明确,残酷压力作用下,一个个变成了被投入到沸水的青蛙,为了上岸,为了谋取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成绩或结果,一个个跳起来飞跃,高压升学之压力酷似滚烫的水,青蛙们大多数成功上岸逃生—进入大学。
上了大学的莘莘学子们,进入了竞争不再激烈的校园,没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因为就业压力,大学应该干什么学什么,便没有了方向,加之学习环境过于宽松与舒适,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温馨的校园文化,花前月下,未名湖畔,像极了逐渐变热的温水,大学生们宛如投入到冷水锅里的青蛙,便选择了诸如上述所呈现的生活方式,“躺平”或者叫“混大学”,逃课打游戏,追剧谈恋爱,都成了必修课,都成了不能放下的幸福生活,至于学习、学业都交给大学吧,老师你教你的书,学校你办你的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每年毕业季,都会有许多完成不了学业的大学生,要么推迟毕业,要么无法获得学位,大学的出口关越来越松。更有甚者,一些民办大学,审核把关毕业生时,出于同情学生,明知不合格,认为学生家里花了那么多钱,就把毕业证与学位证都授予了吧!大学的水究竟有多深!大学的梗究竟有多大?难道不让人揪心吗?
我们说大学出现这种风靡现象,不是说所有大学生都是这样;我们并不是说大学之问题都在于学生。那么,我们的老师是不是都尽心教了吗?我们的大学的管理就十全十美了吗?并不尽然。在许多大学,原先老师们引以为豪的教书育人成了副业,写论文、做科研、跑项目成了真正的主要事业,不唯此,晋升不了职称,拿不到待遇,学历低、没科研、没论文成了部分大学老师的伤痛,或者成为事业的瓶颈,即便你课上的再好,也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同样,大学的管理并不是无懈可击,贪大贪全,一味攀高,申报硕士点、博士点,申报一流学科专业等等,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不择手段地引进专业不对口的人才,盲目开设专业,如此等等。尤其是民办大学,为追求利益,学费提升得很快,质量按部就班,或者明显下降,以学为商地经营大学,不择手段地压榨老师的劳动,假大空虚盛行,如此背景下的大学管理,让一些老师不能安心教学的环境,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想,学生不好好学习是不是也是有原因的?
每一年,那些无法正常毕业或者不能获得学位证的大学生们就是温水里面的青蛙,走向社会,名不副实,高不成也低不下,提不起也放不下,干啥啥不行,高学历低能力,他们头上的曾经的天之骄子的光环已不再当年。几年前,人民日报有个评论文章,题目是这样的,《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读过这篇文章的人,今天再读这篇文章,恐怕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作者简介
寒石,男,教师,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