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为什么国家大学生征兵重点, 是大学毕业生呢? 4方面原因很现实

中国如今在征兵政策上虽然对大学生给予了很多优待,但面对大学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两个群体时,还是将重点放在了前者。所以这是为什么呢?

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问题

其实这里面有4个很现实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那些在校的大学生知识水平还不够

毕竟接受了完整大学教育的大学生,理论上来说在知识面上肯定比在校大学生要高。而那些刚进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尤其是那些刚进大学不到1年的,其实和高三毕业生的差距并不大。

虽然很多人都喜欢开玩笑说高三才是一个学生智力的巅峰,但是学府的跳段和学龄的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身就是给学生增加知识厚度的契机。无论哪个大学,只要学习态度端正,就不会存在停留在高三知识水平阶段的情况。

而且知识是分为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的。我们对大量知识都有涉及但没有深入,这属于知识的广度,若是对某个领域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那就属于知识的深度。

高三作为应试教育的巅峰阶段,涉及到的基本都是“知识的广度”。

简而言之,高三毕业的学生或许更擅长的是做题,却很难将知识运用到实际。而大学,正是学生将知识的广度转为深度的阶段。所以毕了业的大学生,才有可能算某个领域的“专家”,部队需要的自然是这种人。

除了学习的时间,学习的效率也对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影响。

因为正常情况下很少有大学生愿意在没毕业的情况下参军,那些读书读一半去参军的人,有很多都是希望借着参军的各种优惠政策,来提升自己的学历。

所以未毕业就参军的人,其实有不少学习效率都较低,成绩也不太优秀。军队要想优中选优,挑选这些人的可能性自然会大大降低。于是就出现了军队更愿意从毕业大学生中征兵的情况。

大学生兵的学历问题

这种情况还涉及到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大学生兵的学历问题

除了那种一心报国,打算一辈子扑进军队里的人,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读书读一半去参军。人做事是有惯性的,当人长时间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转入另一个领域,很难将做事效率提升起来。

因此当一个人参军两年重回校园,那么他的学习能力可能就会比较低了

要想回到刚参军入伍时那种学习的状态,少说需要半年到一年。整个大学生涯就4年时光,这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浪废掉,对整个大学生涯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对那些希望继续深造的人而言。

而且大学毕业也是需要考试的,很多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也许在军队里面待两年,本来能顺利毕业结果因为学习能力下降变成大学肄业。

所以因为学生的学历问题,军队对于征收未毕业大学生兵的热情也不高。

军队对大学生的需求

第三个原因,是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留在部队的几率更大

还是那句话,若非人生目标就是参军报国,一般人压根不会读书读一半参军。这些未毕业就参军的大学生,通常在入伍后还会想着在学校的事情。

因此这些人一多半都是希望当2年义务兵后继续回学校深造的,部队很难将他们留下来。

现在解放军的建军思路是建设一支高科技的部队,实现部队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军人的军事素养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大学生才是很好的兵源。

但目前我国参军的主力依旧不是大学生,所以部队对于那些有一定技术和知识的人才需求还是比较大,就很希望有能力的大学生兵留下来当志愿兵。

而军队每年征兵的数额有限,军队自然更喜欢那些愿意留在部队里的大学生兵,也就是已经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兵。

最后一个原因,是毕业大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更加多元化,更能满足部队的需求

学生上了大学后就需要面临选专业的问题,等从该专业毕业,就成为了有一定相关技能基础的人才。

大学中大大小小的学科,构成了一个相当复杂且多元化的“人才池”,对军队来说,它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可以从这些多元化的大学毕业生中选。

比如说通讯兵,就可能需要通讯专业,或者是信息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海军就可能需要航海专业,或者是船舶专业的大学生。

总而言之,参军报国虽然高尚,但背后也有很浓厚的现实因素。对军队而言,它征兵的数额有限,不可能接受所有有参军热忱的人,因此只能从参军的人中选择比较优秀的那一批,剩下的人就会被淘汰。

对于参军者而言,爱国不能当饭吃,我们在考虑参军报国之余,还得考虑一下自己的生活问题。除了那些能在军队里面一直服役到退休的军人,绝大多数军人都面临着退伍后的生活问题。

尤其是那些军龄不长的军人,根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三章第二节第29条,军人需要服役满12年,才会由国家分配工作。所以如果是军龄不到12年的军人,在退役后还得面临找工作的问题。

我们在参军前多想一下这时候的事情,之后的生活也会更轻松一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