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 电视剧《大考》, 展现时代教育教师群像

11月2日,教育部召开教育教师题材电视剧《大考》交流座谈会,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总结教育教师题材创作和播出经验,为今后此类题材的创作提供有益借鉴。教育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电视剧《大考》主创、制作播出方代表、教育界代表等专家进行了交流研讨。

电视剧《大考》是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入选中宣部、广电总局 “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的重点项目。该剧以一场面向学生、家长、社会和国家的“大考”,彰显全社会在特殊时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是电视剧主题创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一张照片照应一部剧

据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介绍:“2020年受疫情影响,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场史无前例的高考结束后,跑出考场时,湖南长沙的罗子欣跳出了“一字马”,一跃成经典。电视剧《大考》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于这张照片。”

作为一部教育教师题材影视剧,《大考》生动再现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全国高考延期,莘莘学子积极备考,相关部门全力防疫、抗灾、保考的感人事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党委副书记、电视剧项目部主任夏晓辉介绍:“《大考》收视喜人,业内专家也高度评价该剧,认为该剧以现实生活中的人情味、烟火气,以及青春奋斗精神为时代画像,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刘汉俊在会上谈到:“《大考》是一部耐看、好看、值得看的教育教师题材影视作品,《大考》的编剧和演员生动演绎了疫情下的真实环境,展现了国家力量和教育力量,这也是我们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的具体体现。”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认为,“如何在全社会切实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文艺作品的引导与推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教师题材算是影视剧作中的冷门题材,而通过《大考》这部电视剧,可以让人们更进一步理解老师、支持教育,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应。”

一场“大考”不仅是学生的高考,也是老师的大考、家长的大考、教育的大考、社会的大考。

家庭之“考”

电视剧《大考》由考生串联家庭,由一个个家庭映射教育、串联社会。

剧中考生母亲赵珊的扮演者颜丙燕在会上谈到,影视剧照应现实,家长们也在经历大考。“在遇到艰难、痛苦、悲伤等令人难以接受的状态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微笑面对。这是我想向观众传达的。”

北京市海淀区委教工委委员张玉磊在会上谈到,电视剧《大考》透过高考,展示了中国式家庭关系的群象以及教育观念的冲突与融合。不同家庭的生活模式也透露出父母教育子女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家长是忙着赚钱还是陪伴孩子?替孩子做主还是让孩子自己选择?是物质的富养还是精神的富养?是逼迫孩子还是让孩子自我主动地成长?”这些都是家庭教育这场大考出给家长们的考题。

张玉磊表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应该自觉地带头树立好良好家风,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家风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教育作用。

教师之“考”

《大考》中的教师形象深入人心。表面一脸严肃实际和蔼可亲,甚至还会帮学生“打掩护”的校长史爱华,还有与之相反的推行激进式教育方式的校长王本中,两个风格迥异的校长在剧中营造了强烈的戏剧冲突。

史爱华的扮演者陈宝国在会上谈到,饰演一位校长,他调动了几十年前的学生记忆。“想到自己的小学、中学老师还有大学时的先生们,把这些人物同史爱华校长融合起来,形成我在表演中能够想象到的人物形象。”

《大考》导演沈严说:“我挺害怕拍老师的,因为他们工作太忙了,如果说‘教书’还勉强可以称之为工作,有开始、有结束、有查漏补缺,那‘育人’的边界在哪?从对学生未来负责的角度,哪些事能做、该做、要怎么做?这都要很仔细地去把握。”

“教师不是人才成长过程当中的工具,实际上是一个塑造者,更是一个最真切的人。”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教师赵文峰在会上谈到,《大考》给他的最大感受就是真实。

北京市教委二级巡视员、人事处处长杨江林说:“《大考》中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们是幸运的,以史爱华和王本中两位校长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尊重理解、关爱呵护每一个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和担当。他们向学生、家长和社会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会上介绍,近年来有关部门一直筹备共同创作教育教师题材的影视剧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新时代教师的新风貌,至此《大考》应运而生。“剧中校长教师对学生的全心付出,对教育理念的执着坚守,对担当培育时代新人重任的价值追求为作品增添了厚重感,弘扬了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良好社会风尚,有力地深化了教育教师题材影视剧的精神蕴涵,是新时代反映教育教师题材的电视剧作品中的优秀代表,是近年来教育教师题材影视作品的精品之作。”

教育之“考”

电视剧《大考》围绕着教育展开,什么才是好的教育这样一个问题也摆在了观众面前,也引发了教育工作者思考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认为,在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之下,教育事业就在经受大考。“五年以来国家对教育的期待可以浓缩为一句话,就是要建立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目标应该如何实现?靠的是尊重规律、遵守原则、因地制宜并加以创新。”马景林认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学生群体本身的需求就是多样化的,而多样化应该是教育工作者所期待的东西。

教育考试院院长孙海波在发言中谈道:“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长期以来,全国高考通过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保障了高考制度的权威性、公平性和科学性,受到社会高度认可。高考超高规模、超高影响、超高利害,高关切、高参与、高共情,是中国教育体系的中枢神经,也考验考试战线的能力、水平和作风。新时代新征程的高考,必须牢牢坚守公平公正的底线,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性思维,真正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教育部新闻办主任续梅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亿万孩子的未来,通过文艺宣传来讲好师生的故事、教育的故事,《大考》成为成功的范例。希望中宣部、广电总局等部门,还有文艺界的同仁们,继续给予教育更多的关注关心,在这座富矿中挖掘更多反映青年学子、反映广大教师、反映新时代教育的生动故事,制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更好地助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社会之“考”

围绕防疫、抗洪等特殊情景下,如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考试?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教育公平这条底线,除了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外,电视剧《大考》还描绘出医疗卫生、公安电信等社会部门为考生提供的坚强保障,更展现了考试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

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王辉在讲话中谈道,2020年 3 月 31 日,教育部通过官网向社会公告,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高考延期决定的背后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论证,综合征求了国家卫健委疫情防控专家、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一线校长教师、家长、考生等多方面的意见。高考是国之大考,涉及到命题、制卷、组考、评分等一系列工作环节,涉及到一千多万考生的切身利益,任何一项决策都必须细之又细,慎之又慎。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同志指出:“《大考》里面没有一个词说家国情怀,但是全剧都在具体诠释家国情怀的意义,除了在国内热播外,我想也一样会受到国外观众的欢迎,因为《大考》展现了中国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担当,也彰显了全人类对公平和质量的共同价值追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下一步,教育界与文艺界要有更深层次合作,关注教师队伍、职业教育等领域,以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多种形式从不同方面反映教育事业全貌,推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师题材影视剧作品,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讲好新时代教育的中国故事。”

《大考》讲的虽然只是金河县几个普通小家庭的故事,折射出的却是宏大的时代精神和家国情怀。疫情下的停课不停学和高考延期,只是 2020 年高考的部分片段,在正式开考前,这场“大考”还给社会出了很多难题,比如歙县洪灾、云南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关心下,全国考试招生战线克服重重困难,保障了2020年全国高考安全平稳顺利进行,圆满实现了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温馨高考。

一场“大考”,书写了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勇气与情怀,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向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