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痛别杨叔子: 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 而非“制器”丨九派时评

11月4日晚,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的首位院士,杨叔子教授在科学领域中的贡献无疑是卓越的: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使国内传统机械工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我国首倡智能制造,将人工智能和机械制造紧密结合……

院士、科学家、机械专家这几重身份之外,杨公在强调人文精神、立德树人方面的远见卓识更让他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

杨叔子担任校长期间经常深入学生中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图为1995年与学生在一起。

图源:长江日报

成长于战乱年代的杨叔子虽没能入小学接受正规教育,但在父亲的指导下,九岁时已遍读《四书》《诗经》《书经》,唐诗三百首和百篇古文也烂熟于心。

深厚的传统文化家学底蕴织就了杨叔子一生的爱国情怀。他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80年代赴美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美国方面曾以每年数万美元的优厚待遇挽留杨叔子,当时他在国内的工资一年才相当于大约600美元,如此悬殊的薪水差别下,他仍毅然选择回国,面对不解,他只反问,“为什么不回国?”

90年代,一封学生来信让时任校长的杨叔子陷入思考。

信中写道,“中国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不及格,不能获得学位,我赞成,因为改革开放要用外语;但是学生在日常写作中错别字一大堆,用词不妥,造句不通,文章不顺,竟然也可以拿到学位。请问校长,这应作何解释?”

尖锐的诘问催生了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决定:不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不合格者不予颁发学位证书。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老校长的理念薪火相传。华中科技大学至今坚持将人文精神烙印在每一个学子心中——所有学生,每年考一次中国语文,不及格不发学位证;理工科学生每年必须拿两个人文学科学分,否则不能毕业。

身为博士生导师,杨叔子对自己的学生一向有个“另类”要求:博士论文答辩前要先背《老子》,后来又加上了《论语》的前七篇。他坚持工程师不能对人文文化一窍不通,背诵虽然只是形式,但却能潜移默化地让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沉下浮躁的心。

看似有些古板生硬的方式下,骨子里是杨公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在科学技术、人工智能都愈加发达的当今社会,这份执着是意义深远的。高端科技制造的先进工具是冰冷的,如果连制造、操作它们的人类也丧失了人文的温度,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在今年9月举行的华中科技大学202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校长尤政引用了杨叔子的一段话:“大学教育必须把科学和人文融合起来,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

杨公虽逝,但他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仍会广播深种、生生不息:育人,而非造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