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之物、现实之体、未来之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承载实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揭示了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逻辑,把握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脉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科学内涵,对促进新时代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的思想观念、认同意识的产生,取决于历史、现实、理论、实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育在其中的基础性、渗透性和引导性作用不可忽视。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思政教育中的历史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把握是历史演进规律,思政教育要从历史演进的脉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历史进程看,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过程中,外在力量的压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迸发了剧烈的内驱力。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和内驱力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一直在路上。郝亚明认为,“不少学者论及,在民族国家的时代,中国的民族国家构建过程尚未完结。最突出表现在未能建构成一个与国家相匹配的政治民族,未能有效实现这个国家民族对国家的认同。”[1]费孝通先生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2]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历史悠久。随着考古学的新发现,早在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已经形成各自的文化区域,中华民族的先辈分散聚居,分别创造着各自的文化,这成为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平原地带,到汉朝时,在多元的基础上统一称为汉族。汉族聚居区集中在农业区域,汉族居住的农业聚居区周边,大多有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区域,这形成了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便是一体格局的雏形。中国民族之演进,大体在三代及三代以前,傅斯年指出,“政治的演进,由部落到帝国,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秦汉以来,方渐进于南方。[3]然而在长江流域,从上游的三星堆到下游的河姆渡,南方诸族的文化涌动,早已与北方华夏并驾齐驱,血脉相连,上演着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进程。
近代以来,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外在的力量迫使国人开始审视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自觉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时,内在的多元性与不平衡性致使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先天薄弱,这是诸多民族问题凸显的历史性根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时代的选择,思政教育要从历史演进的脉络中把握其内在逻辑。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思政教育中的现实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科学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是历史必然更是现实所需。思政教育从现实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明确政治方向、汇聚全民族力量、发挥精神引领、巩固国家善治、捍卫民族尊严。
民族大学生是各民族地区的建设者和生力军,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薪人和践行者。大学阶段,接受系统全面的教育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怎么做”,这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我国民族高校来说,其担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青年学子增强“四个自信”和“五个认同”,使其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积极思考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合问题,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机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族教育尤其是思政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青年大学生明确政治方向,汇聚民族力量,站在时代的高度确立民族共识、巩固集体认同、铸牢整体意识,激发广大青年和未来接班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助于共筑精神家园,为青年大学生提供精神归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厚土沃壤,充分汲取民族文化的丰富营养,创新性地构筑全民族的精神家园,形成同心同德共建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有助于维系和谐的社会秩序,巩固民族国家的良政善治。共同体意识的存在与铸牢,是形成和巩固国家善治的重要基础,是青年学生形成权威理念、核心意识、大局观念的重要依托和体现,有助于促进成员主体的多元合作与共治,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福祉;有助于促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捍卫中华民族尊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兴衰和尊严,民族尊严的树立取决于各民族的共同努力。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需要全国各族人民乃至每个国民的付出、担当与奉献。
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思政教育中的理论维度。从“华夷之辨”到“华夷一统”,从“天命观”到“大一统”,这些传统文化族类观是中国区别于西方民族主义的文化根基,也是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发生裂变的凝聚性文化根基。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观念诞生,并逐步成为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思想基础。从“驱除鞑虏”到“国族建构”,从顾颉刚、傅斯年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到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民族认知在理论上随着中国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深化。著名民族学家宋蜀华先生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认识中华民族整体结构的一把钥匙。”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既肯定了我国多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也解决了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观”的困扰,为民族工作的政治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新中国70年民族工作的经验高度概括为“九个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推动我国民族工作进入新篇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民族高校思政课教育的“纲”。在这一重要前提下,要利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阵地做好立德树人,贯彻“九个坚持”,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主自为。利用好民族高校课程体系对大学生个体和整体形塑的重要渠道,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从理论维度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努力践行巩固和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之路上来,为世界各国治理民族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思政教育中的实践维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实践中,民族教育在语言、交往空间、主体意识、情感、物质上都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按照学界较为认同的民族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4]新中国成立初期,费孝通先生在民族识别时就沿用这个定义中提出的四个特征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去发现中国民族的特色,但是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问题。
在共同语言方面,一是“聚居在一起的少数民族是用相同的语言交谈的,没有共同的语言也就不可能进行日常的共同生活……但自认为是同一个民族的,如果来自不同地方,我们发现他们之间也有并不一定能直接通话的,就是说他们之间语言也有差别。”[5]二是历史上各民族在分分合合中形成当前各民族交杂分布在广大地域上的格局。在民族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承认这个复杂的情况,不能单纯用行政手段加以推行。凡是一时不易解决的事情,宁可存疑待决,不做武断。费先生在民族工作中实事求是、包容严谨的态度,是民族高校思政教育在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范。
在共同地域方面,费先生提出用“民族聚居区”概念对共同地域加以补充和修正。因为,同一地区可以有不同民族的人共同聚居在内,这种现象在中国特别突出,即“大杂居,小聚居”。费先生进而从中西民族理论与实践对比的角度指出,“西方民族理论中把‘共同地域’作为民族特征,和政治观念中把国家和领土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分不开的。正因为这种概念,使民族要和国家结合成为民族国家,进而要求国家领土的完整,这不就是当前西方民族纠纷连绵不断,民族战争至今未息的一个原因吗?”[6]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这样就从实际出发,解决了民族自治制度在民族杂居推行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思政教育中的精神引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民族教育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涵育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高校是民族教育的主阵地。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民族高校思政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内在逻辑,开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途径,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高校思政课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教法,可以为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启发。这维系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效果,关系着民族教育的根本方向,更决定着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民族高校思政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四个维度揭示了两者之间内在逻辑深刻统一。
注释:
[1]郝亚明:《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7页。
[3]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4]参见《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294页,转引自杨坤:《民族学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7页。
[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5页。
[6]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6页。
(建红英,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卫东,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分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