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没钱免谈, 只会读书的学生逐步被高校抛弃, 唯有读书高已成下策

对于普通家庭的学生而言,读书是众多条道路中最佳的捷径,是无数寒门学子对未来的唯一期盼,高考的分数决定了他们未来的人生。

近些年,家长们却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到了大学似乎并不受待见,就算以高分考入清北,身无长处也没有发展。

只会读书的学生将被高校抛弃?高校的人才选拔不止于分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趋向多元化。为迎合需求也为最好的利用教育资源,各大高校在招收学生时早已不再拘泥于一张成绩单。

除了高考,清北、复旦和交大这些顶尖高校,为优质学生开辟了新的道路:自主招生计划、竞赛选拔和特招保送途径等等。

早些年各大企业在招聘时还对自主招生的提前批次录取带有一些偏见,认为没有经历过高考激烈竞争的学生在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但随着高校对于这些特殊途径招收政策的认可和鼓励,加上不断有此类毕业生流入人才市场,在岗位上体现自我价值。

企业才逐渐意识到,这些学生不逊色于参加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甚至更加优秀。虽然高校鼓励新方式选拔人才,但在数量占比上,只会读书的“裸考生”仍是主流。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十年的学习生涯中,只是按部就班的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参加学校举办的考试,到最后高考也只是凭借自己的文化课成绩进入大学的学生,都算是高考的“裸考生”。

并不存在任何的附加名誉,也没有拿得出手的特长技能。在高考阶段,各大高校再鼓励人才的综合性发展,也不会因提前批录取减少本科招录的名额。

但再往学历金字塔顶端前进,到了考研这一步,高校的选择对“裸考生”的影响显而易见且略带残忍。

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培养一个研究生需要更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更多的经费消耗,因此研究生的招生名额总数较为固定。

所以在面对保研和免试通道的学生时,学校会优先考虑这些简历丰富的学生,越是高水平的学校,对保送的名额越看重。

大部分985高校,甚至会把研究生录取名额的一半都留给保研生,原本就激烈的考研竞争,因此变得更加残酷。

“唯有读书高”已成下下策,家长也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

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本校或清北等高校,在开学典礼上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发言的同学,了解一下他们的个人简历,绝不仅是课程成绩突出那么简单。

他们的荣誉经历相当丰富,校外竞赛,省级、国家级的奖项拿到手软,奖学金证书厚厚一沓,会编程能做出自己的程序软件,艺术方面舞蹈乐器也有所精通,十有八九都是从小到大才华傍身。

但这些才华是与生俱来的吗,其实并不是。天赋级的钢琴家也许世间少有,但钢琴弹得好,能作为自己加分项的学生其实数不胜数。

这些离不开他们从小所接受的多元化教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幼儿园,家长就已经开始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无论是奥数思维还是艺术培养,只要学生感兴趣,家长就会支持并为其挑选优秀的辅导教师进行正规的学习和训练。

在“裸考生”的家长还在为从90分到100分而纠结报哪个补课班更实惠的时候,明智的家长已经在选择是送学生去上编程课还是去奥数培训班了。

长年累月,差距从一点点兴趣是否得到支持,到最后优秀的学生才华傍身,平庸的“裸考生”除了成绩之外,身无长物。

所有的“不公平”,背后都有看不见的“公平”,当你在学生会换届选举时,被优秀的同龄人比下去的时候,你会感慨:真的不公平,他会那么多我都没学过。

但其实,在他每一步的成功背后,都蕴含着家长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筹谋规划,以及学生课余时间的努力和坚持。

笔者寄语:

多元化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家长面对学生对其他方面的兴趣时,不要再以“只有学习才有用”为借口扼杀梦想了。

殊不知在未来的某一天,你的学生会在大学的舞台上羡慕参加校庆晚会舞蹈表演的志愿者同学,被简历丰富的同龄人在考研面试中抢走名额时会无能为力。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