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轻中小学课业压力,规范超前教育的病态内卷,“双减”应运而生。由于放学时间和下班时间发生冲突,因此附带了“课后延时服务”。
原本为解决家长困难的政策,却给老教师带来了更多苦恼,推行之后,就连原本拍手称赞的家长也和老教师站在了同一阵营。
家长态度的转变,新老教师的不同立场,是利益驱使还是另有缘由,如何调整政策的细节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中小学课后服务有望取消,家长呼吁已久
“课后延时服务”是针对中小学生放学提前,但家长下班时间较晚,无法在正常的放学时间接送学生而产生的。
实施后,家长接送学生的时间更加宽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校内的活动,既可以自由活动,也可以完成家庭作业,可谓一举两得。
但推行一段时间后,诟病逐渐显露。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叫苦连连,甚至连部分家长,也多次呼吁取消“课后延时服务”。
“课后延时服务”采取的是“5+2”的模式。原本学生的放学时间是在下午16:30,完全早于家长的下班时间。
而延时服务实行后,每周一至周五学生的放学时间延后两个小时,变为18:30放学,实施后不少家长反应,并没有享受到便捷。
只有少部分家长能在五点钟下班,绝大部分六点钟下班,就算马不停蹄地去接学生,晚高峰的路上也难免遇到堵车情况。
加上公司若有加班的情况,无法推辞,接学生放学逐渐成为年轻家长的一大难题。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接学生的爷爷奶奶同住帮忙接送学生。
但两代人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除此之外,有家长反应:许多学校针对“课后延时服务”,存在乱收费的现象。
一些班主任会强行占据课后延时的时间加课,然后再以补课的名义收取高额的补课费。虽然名义上是自愿的,但哪个家长都不想自己的学生被特殊对待。
一些民办学校,为了节约成本,并不会给学生提供晚餐,大部分学生放学到家已经过了七点,吃完饭又要写作业休息,长此以往对身体健康也有损害。
延时政策取消,新教师有苦难言,老教师却偷着乐
因此,家长对“课后延时服务”不满已久,只希望能早日取消,对于此事的建议,老教师和家长站在了同一阵营。
对老教师来说,随着工龄的积累和各种奖金的发放,综合工资早已达到了富裕水平,因此在教学工作上,也都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但新教师却不同,刚入职的新教师基本上都住在学校安排的宿舍中,对他们而言,在学校工作和生活其实本质上并不差别。
学校对于教师的照看自习都会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课后延时服务中的两个小时也不例外,因此这对刚入职不久,工资水平不高的新老师来说也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
相对于年轻老师的无牵无挂,老教师也有自己的苦衷。三十岁以上的教师,大部分都组成了自己的家庭,慢慢地也成为了一名家长。
他们虽然肩负学校的教育职责,但也同样背负作为家长的教育责任。因此忙碌一天的他们并不想再被动加班,只想下班回家照顾家庭。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根源问题是“自愿性”,不只是名义上的自愿性。从根本上杜绝教师占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补课是首要。
学校可以安排文化活动、社团节目、或者上自习给学生自由选择。禁止补课自然也不需要所有科目的教师都留在学校加班,因此对于教师也可以尊重其自愿性。
教师资源申请“课后延时服务”加班,并给予教师一定的加班补贴,这样需要兼顾家庭的教师可以早点回家,需要补贴开销的年轻教师也多个选择。
此外,学校还应完善对学生的健康保障。六点半对于中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而言,吃晚餐属实太晚,因此学校应安排好食堂的晚餐供应。
必然会有家长希望学生能和家人一起吃晚饭,因此应做到提前统计,适量准备晚饭,避免粮食的浪费。
笔者寄语:
任何事物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有弊端是无法避免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尽快整改,避免积压矛盾。
学校要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教师不能懈怠本职工作,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做学生坚实的后盾。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