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双减”新政已经实施了一年有余了。“双减”新政实施以来,在让教育回归学校和家庭的同时,也在试图努力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孩子能否成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决定的。这也意味着,和学校教育相比,今后家庭教育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对父母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很多父母出于疼爱孩子的心理,往往会出现一些并不符合教育原则的现象,比如无原则地迁就孩子。
父母错误的、违背科学的教育方式必然会阻碍孩子的进步。所以不少专家达成一个教育共识:父母越是“狠心”,孩子就越优秀。
回看这大半学期以来,因为疫情原因,我居然发现孩子居家线上学习的时间也不短了,“双减+居家学习”的一年,似乎已成为当下的主流模式。居家线上学习的现实也迫使不少父母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但我也从中发现,受限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不少父母在“双减”新政以来,陷入了这样或那样的教育误区。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我总结出了以下四个教育反思。
01 反思一:释放孩子的天性≠放纵孩子
近年以来,有一种教育观点确实被很多父母捧上了天。
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要彻底释放孩子快乐、自由的天性”。
有极端者,甚至认为体制内的学校都是在束缚孩子的天性,义无反顾地把孩子送到那种不需要做作业、不需要考试,号称是在大自然里玩中学的特殊学校。
坦诚地说,父母产生让孩子轻松快乐自由的想法无可厚非,但任何事情一旦过了头,就失去初衷,变成一件坏事了。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曾经就非常追捧这种“快乐至上”的教育理念。她从小就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在她看来,这是在释放孩子的天性,孩子得到了自由与快乐。
可几年过去了,孩子玩得倒是不亦乐乎了,可孩子却成为一个我行我素的熊孩子。不仅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也都没有养成。
眼看着孩子已经是要上初中年龄的大孩子了,却啥也不懂,啥也不会,朋友最后又后悔了,赶紧托关系把孩子重新送回学校读书。
经过这样的一番折腾之后,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在班上完全是垫底的,根本就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进度,而且因为以前自由散漫惯了,孩子在学校毫无规矩可言。
一味崇尚快乐教育,看似前卫,其实有点偏颇。持这类教育理念的父母,只顾及到要让孩子获得自由和快乐就好,却忽略了在孩子的天性之中并不包括缺点和错误这一事实。
简而言之,释放天性并不等于是放纵。
玉不琢,不成器。父母真正要释放的是孩子身上积极向上的天性,并在此前提下,对孩子进行各种正面的引导。
02 反思二:坚定而又温和的教育方式,才是智慧型父母的选择
现实中,有不少父母出于爱孩子的心理,对孩子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无原则地给予迁就。
这种无原则地迁就,就是一种典型的溺爱孩子的行为。
实践告诉我们,父母如果过度溺爱孩子,只会教出一个我行我素的熊孩子。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既能在教育原则上做到坚定,又能保有一份温和。比如,父母在指出和纠正孩子的错误问题上能坚持原则,不轻易让步,但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温和的态度。
在教育孩子上,“坚定及温和”并举,这才是智慧型父母的教育选择。
03 反思三:孩子需要宽容的成长环境,但不拒绝合理的竞争意识
孩子需要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这是毋庸置疑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但宽容的成长环境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对孩子进行宽松教育,这两者之间并不划等号。
在我看来,宽容的成长环境中既包括父母对孩子的耐心、接纳和理解等,也包括合理的竞争意识,既然有了竞争,那孩子把相当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上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而宽松教育凸显降低课程难度和考试要求、减少课业时间、取消成绩排名、鼓励孩子把更多的时间拿来玩等等,在教育上似有放水之嫌,这样的孩子在将来又该如何去面对合理的竞争?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竞争在我们身边处处存在。就好比孩子与班上同学之间在学习成绩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并不会因为老师取消了成绩排名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无论我们在主观上如何想要帮孩子回避竞争,在客观上都难以办到,至少在中考和高考都将面临这一竞争问题。当竞争无可避免的时候,我们就只能鼓励孩子选择迎难而上。
如果孩子完全丧失了竞争意识,我们不难想象他们在未来将要面临怎样的无奈和困境。
父母担负着引领孩子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责任。我们在教育孩子上,不仅要看到他们眼前的发展,更要着眼于他们在未来更长远的发展。
04 反思四:只有让孩子在未来足够优秀,在未来才有选择生活的权利
孩子只有足够的优秀,在未来才能真正享有选择快乐、自由生活的权利。
想要帮孩子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做父母的就该“狠”下心来,从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入手,激发出孩子自我发展的内驱力,“逼”孩子变得更优秀。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狠”还是“逼”,都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一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二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结语
家庭教育就是在不断地反思中前进的,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要从中学会反思,这样才能在教育上能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化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