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们却常常听到“语文难学又难教”的声音。语文究竟怎么教、怎么学?当前,高考语文还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语文教学改革路在何方?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高考评卷语文科目原负责人漆永祥。
学生不敢说真话、说实话,是高考作文最大的问题
记者:参加高考语文阅卷30年,您曾表示:“高考作文是问题最多的。”高考作文有哪些比较集中、突出且顽固的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漆永祥: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是:高考作文考什么?什么样的作文才算好作文?对此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才能评估与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高考作文首要考查的是中学生对字、词、句的准确把握能力,写字正确、用词恰当、句意完整,是最起码的要求。其次是能否写出适当的段落,且段落分明、次序清楚、前后照应、有一定的层次性。再次是符合题意,简单地说就是不跑题,能够围绕题目或材料,结合所学所思,有的放矢、叙述得宜、议论得理,写出一篇较好的作文。再往上追求,就是我反复强调的,高考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活力、写出自我、写出生活、写出当下、写出青春、写出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面貌。
如果以上说法成立,那么我们也就明白了高考作文的问题所在,根据多年的阅卷经验和与中学生的接触,我可以下一个大致的判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考生,作文字、词、句表达不准确,错别字多、词不达意、语句拖沓;有一半的考生,段落既不分明,更无前后次序,所写几段,要么是车轱辘话,要么内容雷同,了无新意;有五分之一的考生,能够审题准确,叙述得体,议论得当;至于敢说真话、肯说实话的考生,万里难挑其一,这才是高考作文最大的问题和我们作文教学最大的失败。
若要追根问底,我认为原因可归结为四点:其一,中学语文教学不重视字、词、句的基础和阅读的基础,考生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将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其二,平常练习中过度规范化、模式化,抑制和扼杀了考生的写作热情与积极性,死板僵硬,毫无生趣;其三,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可能不影响到中学生,说虚编谎的风气直接体现在一些考生的作文中;其四,作文命题的同质化或趋同性,是导致高考作文千篇一律的重要推手。
记者:2022年是“双减”政策实施后的首次高考,语文试题释放出了什么样的改革信号?新高考模式下,您认为语文高考内容改革应在何处发力?
漆永祥:实际上高考语文试题一直在不断改革和调整,并不会因诸如“双减”这样的政策而波动或变化,只不过高考命题需要保持一定的持久力和稳定性,不能大起大落,所以一般看不出究竟有多少变化。在我看来,近些年不论全国卷还是地方卷,都在小心翼翼地尝试改变。
以作文为例,北京卷自2015年以来,将写作分为“一大一小”,即一篇大作文(50分)和一篇微写作(10分),大作文又改为记叙文与说明文两道任选其一。从考场实践来看,这在改变文风、破除模式化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纠偏作用,尤其是微写作中出现了一批放得开又敢于表达的好文章,所以我当年谨慎地说“我们看到了些微的希望”。
就全国卷和各地方卷的情况来看,整张卷子也都在持续变化与微调。比如:更加重视基础知识与阅读能力的考查,分散在各种选择与理解题中;在阅读理解方面,提供的阅读材料范围更广,对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阅读量也有所增加,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快速阅读能力;有些考题的答案是非唯一性的,这是对高考试题答案唯一性的突破与改革;客观题的比重在下降,主观题的分量在加重,这对于会思考分析、会比较鉴别、能解决问题的考生来说,是积极的鼓励与肯定。我认为这些改革都非常好,希望坚持下去,并能够更重基础、重阅读,更能考出考生真正的语文实力,使语文学得好的孩子真正得利,而不是对他们一再打击。就作文而言,我最期望的就是,题目更接地气、更生活化、更有烟火气息,让考生能够有发挥的余地,写生活、写现实、写自我、写真话。如果能够实现,那才是中学语文教育美好的未来。
教学、命题、写作,都需打破固化思维
记者:近几年高考作文题呈现出了什么样的趋势?作文如何教与学,才能获得更多发挥空间?
漆永祥: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跟时事政治等国家大事关系更为紧密,高大上的题目占据主流;二是材料作文几乎一统天下,命题作文和其他形式的作文寥寥无几。这种趋势引发的后果是,一到了高三阶段,师生从材料储备到写作方式,就只朝一个方向努力。考生从“春晚”就开始记录所谓重要事件,对于《新闻联播》和大刊大报,更是加以梳理分类,直到高考前,所有的范文与拟作,也都是对国家大事与热点事件的分析与比较。作文写作中,最后都归结到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前途似锦、家国兴旺……命题者称之为这是贯彻立德树人与提升文化自信的体现,窃以为这是对立德树人与文化自信的浅层次机械化理解,弊大于利。
命题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引导是极其明显的,作文题目过于同质化,考生作文的内容当然就会千篇一律,没有男女差别,没有地域差别,也就没有个性,进而缺乏区分度,给一线教学与高考阅卷带来了极大困难。我们知道,197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那时人们所处的环境,尚在革命年代的刚性语言中,对于当时放下锄头走上考场的考生而言,这样的题目是合适的。但对今日的中学生而言,他们没有亲历过多少重大事件,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也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深刻,所以当面对大事件、大题材的写作时,他们只能编造虚假的故事,用空泛的议论和刚性的语言,来强作解人与掩饰不安。
其实,如果作文题目能在材料与话题方面给命题者以自由,不局限在上述的一条道上,就会好很多。如1981年全国卷《毁树容易种树难》,1983年的漫画作文《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5年浙江卷的《一枝一叶一世界》,2007年北京卷根据“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来命题作文,等等。这些题目,从叙事、抒情、议论的角度都可以写作,而且能够引起考生的兴趣,使其才情得以抒发,引导考生写出高质量作文。
从教学与考生的角度来说,要打破两个固化思维:一是只能写议论文,一是“40分万岁”。我形容目前的高考作文是“百花齐萎,一花独放”,所谓“一花”就是绝大部分考生只敢写议论文。北京近年来进行高考命题改革,作文明确分为议论文、记叙文两类,但仍然是写议论文的考生居多,写记叙文的考生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值得深思与探研。考生在考场上不敢发挥,一味求稳,其结果当然是难得高分。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写作材料时,不要总是找高大上的命题和故事,要引导学生写现实社会、写生活百味、写家长里短,而不是“逼迫”他们去写遥远时代的励志故事。从方法上来说,要培养考生从材料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师在作文写作指导中要给考生解压、减负,不要动不动就“扣帽子”。我和考生聊天,他们经常低着脑袋说,老师评价自己的作文“没有创新”“没有思想”“没有逻辑”“没有文采”。纵观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从考场作文出过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考场作文也很难写出引领风尚、创新独造、思想深刻的佳作。考生能做到文从字顺、叙事有体、议论得当、层次分明,就很难得了。目前的情况是,求文从字顺而不得,却高调要求出思想、去创新,不过是空谈。
语文重在打基础,刷卷子不如多阅读
记者:您一直强调,中学语文的教与学,最重要的是打基础。您强调的“打基础”主要包括什么?为什么“打基础”容易被忽视,应该怎么做?
漆永祥:综观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我认为对基础的忽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不少中学轻视甚至放弃课本,而是在课外读物上花时间,理由是考试题目不出课本里的内容,导致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课本知识,甚至是陌生的;另一方面,高考命题取消了以前单列的基础知识部分的考题,给考生以高考不重基础知识的错觉,实际上并非不考基础知识,而是分散在其他考题中。我所说的“打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字词句的基础,如果一个中学生连基本的遣词造句都成问题,无法用适当的语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其他的就都无从谈起了。
因此,我的建议是要重视字词句的基本功,打下厚实的基础。中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应该强调背诵与记忆,名篇名句不仅要背诵,还要学会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如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一定要在运用中去体会和掌握。在具体写作中,可以练字练词,练大小长短结构不同的句子,练小中长段落,练局部与细节的描写等,不要一上来就写整篇作文。
中学师生忽视甚至放弃的另一个基础就是对阅读量的要求,我甚至听许多家长说“孩子没时间读书”,因为他们在大量地刷卷子。实际上,对字词句的理解、各种语文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升,都要通过阅读这座桥梁来实现。现在提倡“整本书阅读”,书本来就是需要整本阅读的,至少在中学阶段应该读一些中短篇小说、史传与散文等,大部头的长篇可以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阅读。在阅读中,要学会比较和分析,首尾相顾、点面结合、有松有紧、有浅有深,有深读、有泛读、有细品、有速读,学会积累知识与素材,这样才能使自己知识日益扩充、思维日趋缜密、鉴别日渐清晰,慢慢形成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本,熟练掌握了课本知识,学生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现在的中学生会买不少《成语大词典》《名人名言词典》等,但不是自己手摸眼观、心解领悟的,永远都会停留在词典里,不能变成自己的,难以运用到实践中。边学边用、边思边悟、边错边纠,才是正解。
记者:很多学生表示,对语文学习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考前也不知该复习什么、怎么复习。想要学好语文,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您认为要从哪些方面下手?
漆永祥:语文是最讲求扎实基本功和基础厚度的学科,是“木桶效应”的典型。字词句的基础、大量阅读、思辨能力、分析对比能力、鉴赏能力、生活经验与实践能力,缺少哪块板,水都会漏光。而作文又是语文水平与能力的集中体现,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写好作文的难度当然就更大。
很多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无所适从,就是一方面急功近利,想有所提高与突破;另一方面又不重基础,如遇高墙,寸步难行。考生往往想通过大量刷卷子来弥补和提高,但往往事与愿违,并无明显效果。考生一定要明白,大量刷卷子是刷不出高分的,刷卷子有助于熟悉题型和快速进入应考状态,但并不能增长知识,无助于阅读积累,长此以往反而会造成疲倦和反感,有百弊而无一利。有的考生说高三已经来不及了,实际上如果回归课本,回归字词句的背诵,回归基础知识的复习,在有限时间内尽最大限度增加阅读量,并不断尝试写作与纠误,要比刷卷取得的效果好得多。
记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炼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文化传承四个方面。您认为这四者是什么关系?学生在学习中应如何平衡?
漆永祥: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但不可过于强调前后主次之分。文化传承是底子、底色,一方面通过灿烂的中华文明来体现,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学习来体现。一个语文能力很差的中学生,恐怕连基本的自信都难有,何谈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是真功夫,也是中学语文学习的主体;思维发展是在阅读理解、生活实践与个人领悟中所得,日积月累,由量变逐渐到质变;审美创造则是综合运用各种能力,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养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就中学生而言,四者之中应着重培养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因为二者更接近基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