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增强高校智库咨政服务效能

提高科学决策、应对内外矛盾的能力,对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稳健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此,作为国家智力供给侧的智库体系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撑是题中之义。而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发挥自身优长、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咨政服务能力以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迈向高质量发展等,责无旁贷且任重道远。

为国家咨政服务的重要生力军

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智库加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在中国智库索引(CTTI)列入的941家来源智库中,高校智库600多家,占60%以上。高校具有知识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储备总量庞大、智库数量多、国内外联系广泛等优势和特点,在打造“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保供给、高产出、多转化”的高端智库平台方面实力和潜能强大。

近年来,国内高校智库在一些重大热点领域的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方面颇有建树。一些大学成立了聚焦“一带一路”研究的智库及智库联盟,例如,北京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陕西省高校“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等。这些高校智库举办了一系列“一带一路”国际论坛、出版了大量“一带一路”建设评估分析报告,向政府及相关部门递交了大量决策建议,为成功配合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改善“走出去”中资机构和企业境外市场环境认知和行动决策、增强国际社会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和信心等作出了显著贡献。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等高校智库在区域国别、周边安全、全球治理变革、金砖国家合作等方面展开大量研究,并为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了诸多重要决策参考。高校智库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例如,湖南师范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提出打造湖南基于千亿级工程机械的超级产业发展策略,为湖南省委省政府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对湖南先进制造业的跨越发展格局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高校智库还在创新、完善智库评价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南京大学智库评价中心联合《光明日报》,研究、发布中国智库发展状况、成就及问题的智库索引,对包括高校智库在内的国内智库创新发展提供指引。总之,高校智库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及国内外交流合作优势,增强咨政服务意识和能力,为改善国家科学决策和提高治理能力等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生力军。

提升高校智库咨政能力的基本思路

尽管近年高校智库数量增长很快,研究成果频出,咨政服务作用不断增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建强新时代高校智库、打造专业化创新型高质量高校智库矩阵,需要针对现存的问题寻找有效应对之策。

第一,清晰自身定位和选准攻关方向。高校智库需要立足时代关切、国家关切、地方关切,以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为指向,解决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干成什么等目标定位。基于学校和院系学科专长及人才优势,对接政府、社会和企业重大焦点问题,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打造在高校智库建设矩阵中供给侧服务的鲜明特色定位,实现错位化发展,避免低水平、同构化研究。

第二,健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在统筹考量基础上设立高校智库实体化组织的基本框架和条件标准,赋予符合条件和发展潜力较大的高校智库机构独立法人地位,提供必要编制、人员、办公场所等,使其能够有效独立运行。打破学科组织障碍,从机构设立、数据共享、成果转化与评价、人员流动等方面建立“高校—智库—政府”联动合作模式,采取固定成员组织制度或者项目制编组结构,以及稳定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的特色化组织运行管理模式。

第三,拓展和保障资金来源。高校智库的正常稳定运行和发展壮大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保障。学校和院系要依据智库发展目标和发展状况及潜力,给予适当资金支持,同时智库机构本身也应该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比如申请国家基金项目,竞标政府、社会机构、企业组织的咨询项目,通过发挥自身智力资源和优势获得必要资助。此外,高校智库还可以加强与校友会等组织的合作。

第四,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智库专家队伍的知识结构、激励机制、团队合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决定高校智库咨政服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国际一流智库通常把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合理任用作为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动能。高校智库要着力加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学科建设和对口应用型人才培养。依托自身学科特色优势,加大对学生和潜在智库专家有关政策理论、时政分析方法,社会沟通能力、谈判技巧、批判性思维、语言基础等技能的培养和参与课题实习、调研服务等实战能力的培养,打造兼具学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政策专家。打破院系严格界限,吸纳校内多学科专业人才,鼓励跨院系智库专家组合。构建多元化智库人才开发和培养通道及机制。采取引入包括外校专家、政府退休官员、企事业单位专家、外国专家等方式,打造“学术研究+智库领军人才”的大学智库人才聚集高地。

第五,优化高校智库成果评价机制。首先,将咨询决策报告列入成果考核范畴,调动高校教师参与撰写重大现实问题的调研和咨询建议的积极性。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10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及新文科建设评价制度要求,不唯理论研究成果数量,对能呼应国家和地方需要的咨询报告、解决方案以及能够证明研究者实际贡献、可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其他成果形式,给予同等尊重。其次,注重成果创新水平。经过政府评价、专家评价和社会评价,突出智库成果相较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策创新性和创建性。最后,突出智库成果有用性和效益性。高度重视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对被采纳或者获批的智库成果采取持续跟踪、监测、评估,推动转化实施、完善和可持续利用。

第六,创新智库研究方法,提高咨询科学性。研究方法是影响和决定智库成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条件和保障。能否发展和创造出可以复制并被广泛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衡量智库咨询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界定智库服务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保证。国际一流智库特别注重秉持“基于证据的科学决策”原则,推动战略与政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创新,以提高决策咨询的质量和效果。新环境、新问题、新数据的不断出现需要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高校智库要努力适应新要求,研发运用深度数据分析工具、政策模拟仿真和实验计算研究手段,建立持续积累的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成数据库、方法工具库、专家人才库等,提高研究手段和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而优化决策服务质量和效果。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三进’研究”(2020-KYYWF-094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