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古时“高考”什么样?临安博物馆这场展的名称,就是提前祝高三学子“蟾宫折桂”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段罗君通讯员徐玲

麻布坎肩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共有62篇八股文,总计四万多字,每个字的大小相当于现在的六号字体……

你能想到,这是一件被考生夹带进入考场的作弊“小抄”吗?字数之多、字体之小,令人叹为观止。这件堪称“作弊界王者”的麻布坎肩,如今正出现在临安博物馆的“蟾宫折桂——科举历史文化展”上。

浙江省2023年首次选考明天(1月6日)开考,这一届高三学生将步入考场。古时的“高考”是什么样的?在临安博物馆的这场展览里,你会找到答案。

1]2万人参加乡试

录取率不到1%

从晚唐至清代,原临安、於潜、昌化三县考中进士的有358人。滕茂实、洪咨夔、章樵、俞琳……以及临安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数学家方克猷。在临安博物馆近期开展的“蟾宫折桂——科举历史文化展”上,我们见到了这些熟悉的名字。

临安博物馆副馆长张慧敏介绍,本次展览通过“科举制度沿革”“科举考试程序”“科举与教育”“科举与社会文明”“科举制的国际影响”五个板块,全方位地展示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影响。

在展厅里,你可以看到明代的状元考卷、清代的落选考卷、考中府学的捷报以及进呈皇帝御览的小金榜等。

▲清落选试卷

▲明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殿试卷

▲清光绪三十年甲辰科小金榜

古时科举考试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展馆中,“南闱放榜图”重现了光绪十七年(1891年)江南乡试的放榜场景,这科乡试上榜的举人共145名,但你要知道,参加这场乡试的人数是2万余人,录取率不到1%,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说童试是一场“海选”,那乡试仅仅是漫漫科举之路拿到的第二张“PASS卡”。

乡试合格成为举人后,第二年就要进京赶考,参加全国性的考试——会试。会试合格者再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考中举人的,可以参加巡抚主持的鹿鸣宴;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录取后,还可以参加在太和殿举行的传胪盛典,前三名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还可以获得插花披红、鼓乐仪仗、跨马游街的无上荣耀。

▲清麻布坎肩夹带

2]坎肩上62篇八股文

四万字六号小楷

为了获取科举考试的成功,有些考生不惜冒着风险,为了作弊费尽心机,雇佣“枪替”、贿赂考官、挟带文章等。

但贿赂考官、找“枪替”,除了要有人脉,还需要花费不少的钱,因此无钱无势的考生只能想办法自己挟带作弊文章进入考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小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例如,将丝绸夹带、纸夹带卷成小卷,塞进空心的笔杆里,缝在衣袖里,藏在干粮里,辫在发辫中等……总之,考生们是费尽心机地将“小抄”带入考场伺机作弊。

在临安博物馆的“蟾宫折桂——科举历史文化展”上,一件中式的麻布坎肩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这件堪称作弊界王者的麻布坎肩,就是考生夹带进入考场,用来在考试中作弊用的。

坎肩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根据统计,上面共有62篇八股文,总计四万多字。每个字的大小只相当于现在的六号字体,但却是用毛笔以刚健的笔锋书写出来的,不得不感叹古时读书人的笔头工夫。

当然,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有的夹带衣前后里外都抄满了八股文章,甚至多达20余万字。

▲顺天贡院模型及1:1比例复制的考棚——号舍

3]吃住考都在号舍

9天6夜连考三场

为了防止科举考试作弊,古时候的政府也想了许多办法,如锁院、弥封和誊录制度等。

在科举历史文化展现场,有一座清代顺天贡院的模型。顺天贡院位于北京,是举行顺天府乡试及全国会试的场所。明清时期,顺天贡院的规模很大,共有九千余间供考生考试的号房,并用《千字文》字序编列。

考试现场,考生一人一间号舍。此次展上,临安博物馆按照1:1的比例复制了两间号舍。

考试期间,考生的考试吃住都在这一间高6尺深4尺宽3尺的号舍里。舍内砖墙东西离地2尺左右,砌成上下砖缝放二层板,可以抽动,白天坐下层,上层用于书写;晚上将上层板安入下层,可以卧睡。

在这样一间狭小的号舍里,考生们需要连考三场,共住9天6夜,条件之艰辛可想而知了。

贡院内有饭菜供应,考生们也可自带食物,但需要经过严格检查。

▲“升官博戏图”游戏

临安博物馆的“蟾宫折桂——科举历史文化展”将持续到2023年2月13日,大家可以去现场感受一下古时科举的不易,除了展览,还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去展厅玩一局古时候的“飞行棋”——升官博戏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