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同学”是一段天赐的缘分 | 云德

经历过半个多世纪风霜岁月的淘洗,体悟过无数次炎凉世态的磨砺,一封大学毕业纪念日同学聚会的邀请,唤醒了一颗疲倦了有几分麻木状的苍老心脏,重新回味起“同学”二字时,竟然其妙莫名、返老还童般地泛起缕缕温馨的心理涟漪。

人的一生,约有六分之一的时光是在学校度过的。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一应读书下来,泛泛而论,一个学校、一个院系、一个年级的同时在校者都可称之为同学。实际上,我们通常实指的“同学”是个狭义概念,大致包括:那些有过同班同级的同窗之谊、或者有过较为深入交往且经常联络、长期保持在记忆中的学友。这些曾经相伴走过某个学习阶段的同窗,带着鲜明的历史印痕,他们甚至可能成为你一生中最为牢靠的朋友和至交。

小学时期的记忆似乎已经有些模糊。开蒙之初,无忧无虑懵懂未开的童年,同学或许只是个课间休息或体育课上大家一起玩乐的伙伴。或许你曾经为学习落后而沮丧,为受到老师的表扬而沾沾自喜,为考试的满分招来同学一片欣羡的目光;或许你也会羡慕别人的漂亮书包、彩色铅笔、异型橡皮,羡慕人家的整洁的衣衫和诱人零食;或许你可能为了课桌上那道分界线公平与否举手让老师来裁决,甚至为课本的优劣或抄借作业之类的小事去贴人家的“大字报”,从而引起全班同学围观……所有的这一切,或许都慢慢淡忘了,不变的永远是那单纯快乐的时光、天真无邪的稚趣和少小无猜的童年记忆。

中学时代,你渐渐懂得了用大脑去观察和判断周围的事物,开始了你最初的人生设计,有了自己初步的隐私概念;渐增的自尊心让你琢磨着与班级的学习尖子较劲;为写好作文,会偷偷读课外书、抄写各种名人名言;为显示聪明的智商,会暗自对疑难作业的答案保密……此时,你开始关注周边人群的变化,有了远近亲疏的友情选择,“闺密”成了你无话不谈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此时此刻,生理的发育带来诸多心理的变化,微妙的焦虑状态让你在肢体上距离异性越来越远,但眼睛中的余光追踪的目标却越来越清晰,你会心甘情愿按照他(她)的需要做任何对方喜欢的事情,哪怕是违反校规也在所不惜。为应对逆反心理作祟的中学生,学校有了更为严格的纪律约束,班主任老师往往成为大家又恨又爱的角色。不过这严格的规范却也培育起中学生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为了班级学习或体育成绩的排名,会把一个个愣头青转变为一个个为荣誉而战的斗士。由于课程安排的紧张,升学、就业和前途的茫然,尚未成熟且承载过多压力的情感尚无暇分配给别人更多的关爱,这个时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同学,除了同桌、同组之外,再就是班级学习的尖子和美丽的校花啦。

经历了“文革”十年,恢复高考后的新三届大学生,除少数应届毕业生之外,大部分都有过三到十年的农村、工厂、商业、部队、学校之类的工作阅历。或华发渐生、拖家带口,或天真活泼、稚气未脱,甚而至于父子、夫妻同校,都构成那个时期中国大学校园的特有景观。大学时代,我们这些人似乎少了些青葱岁月固有的浪漫,多了些时代所特有的激愤与成熟。对于“伤痕文学”的如醉如痴,似乎让大家找到了情感宣泄的喷发口;关注变革时期的各种社会问题并对此倾注着激情,总有某种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感觉。尽管如此,经历过十年的蹉跎岁月,基础的薄弱和知识面的荒芜,让大家比任何时候都明白读书的重要和珍贵。有失也有得,学校后来的大名鼎鼎教授们,大多是我们当年读书时的一线任课老师。他们憋足了劲头把全部积累释放出来,同学们以如饥似渴的学习欲望与之呼应,如此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恐怕如今很难见到。回想起来,四年过得很快。四张借书卡几乎每周轮换一次,古今中外各种名著及思潮囫囵吞枣般地兼收并蓄,目的无非是想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四年的恶补,的确让大家贫瘠的脑壳得到了空前充实。可以说,这四年是我们这代人终生难忘的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成熟的心智、独立的个性、松散的管理和知识的宽泛涉猎,几乎是这代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全部。那时候,没有电视、网络、麻将之类,连个别同学的恋爱都是偷偷进行,当是时,在普遍的群体意识中除了学习,其他的一切几乎都有不务正业之嫌。那时候,学校最出名的人物除了知识广博且授课生动的教授,经常活跃在各种公共场合的学生会干部,就是那些得以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文章之类成绩突出的同学。除了学术见解上有时会有或缓或急、甚至激烈的争论之外,同学间的关系是轻松和谐、相互包容的。尽管也有某些与同乡或个人志趣、专业相投而形成的朋友圈子,大部分同学间普遍保持着一种极其纯洁的清淡似水的交情。

迈出校门,重新走向社会,特别是经历过一系列商场的竞争、职场的倾轧、情场的恩怨和人生的沉浮之后……四十多年的事业打拼,得意也好,失意也罢,人世间的苦辣酸甜大致都曾品尝过。站在这个不短的时间节点上,蓦然回首过往的人生,世事的艰辛、江湖的凶险和旅程的疲惫,愈益加剧着你对校园生活的留恋与怀念。事实上,苍老的面容、麻木的神经和日渐迟缓的行动,早已再没什么兴趣能牺牲节假日而去参加各种聚会,惟有母校的召唤和同学的相聚才会让你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同学相聚,捡拾并重温心中曾经的梦想,抚慰疲惫的心灵,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在祭奠逝去的青春,激活沉睡的童心,唤醒心中最美好而又温暖的记忆!

或许,当年你对那平淡如水的生活并没什么欣喜,甚至还有过几分无聊的感觉。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在比照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承载不堪重负的生存压力之后,你才会突然发现,毫无利害冲突和功利需求的同窗之谊,是多么令人向往!没有心浮气躁、利欲熏心,更没有勾心斗角、坑蒙拐骗——那是一方多么圣洁的净土!

处在一个社会激烈变革的时代,喧嚣尘世间的一切都在变,惟有同学间那种简单、干净、清纯的人际关系,一直定格在那特有的历史瞬间。曾经不期而遇的一群人,携手走过一段青涩岁月,保留着某种天然的不染世俗戾气和市侩气的纯洁友情。这种情谊不仅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淡,而且还会愈演愈烈。

“同学”正渐渐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具亲密感的一个族群。

——无论多少年没联系,当你出差、路过某个城市、某个单位,同学,就是你发自内心想打个电话、绕弯会面的那个人;尽管多少年不曾见面,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题,而且是你敢于把心底秘密直言相告的那个人。

——无论你混穷了还是混阔了,无论面对你的上级还是下级,同学,就是那个毫不迟疑当面对你直呼其名的人;是无论在多么隆重的场合,见面就直接给人一拳,或直接把你拉进怀抱的那个人。

——无论任何时候,无论公事私事,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同学,就是那个毫不迟疑敢于直接给你下命令的那个人;而且不论你有多么为难,你都必须尽全力帮助,帮完忙却无需客套,不用回报的那个人。

上帝造人,很残忍,让人在世间背负生存发展的艰辛,遭遇天灾人祸和情感的折磨;而“同学”却是上帝特意为你安排的除了父母、夫妻、儿女及至亲好友之外,随时可以为你排忧解难的贵人。这是上苍的慈悲之心。校园时光培育起来的人间温情,让我们经历了长夜,守到了黎明,穿行过黑暗,还相信阳光。尽管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和利害纠葛,同学永远可以视为真诚信赖、情同手足的异姓兄弟。

“同学”是段天赐的缘分。珍惜这段缘分,珍惜这个称谓,她将是你我受用不尽的终身财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