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这种胡说八道, 纯属误人子弟

偶然间看到一道很神奇的语文题。

这道题来自广东省2021年的一次高三模拟语文考试,是一道6分的简答题。正常人看到这个标语,都会想起那首著名的魔性歌曲《学猫叫》,因为其中最著名的两句歌词是这样的:

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这样的:

看完这个高大上的标准答案以后,我想起了那句著名的网络流行语:亮瞎了我的钛合金狗眼。

但凡出题老师听过一遍《学猫叫》,也不会这么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话说回来,要是出题老师没听过《学猫叫》,为啥要出这道题?不会出题可以不出,没必要为出新题强说愁。

语文中的这一类题,答题方法其实有套路可循。所谓套路,就是想办法分析修辞手法,然后硬生生地给本来没多少含义的句子赋予各种高大上的意义。

关于这种非要赋予高大上意义的答题套路,有一个很经典的段子:

鲁迅写了一句“晚安!”,结果语文老师分析说: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黑,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暗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了人民的麻木。句末的感叹号体现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就是把鲁迅自己拉过来考试,他也绝对分析不出短短一句“晚安!”中居然还有这么深奥的含义。

你别以为这是个段子,在2017年的浙江高考语文试卷中,就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那一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选取的文章,标题叫《一种美味》,文章描写了一个农村家庭吃鱼的故事。全家人吃了一顿豆腐鱼,而且吃得津津有味,却没有人发现鱼早就从锅里蹦到了地上,文章末尾的一句话是“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紧接着,高考试卷中就问了两个问题,总共11分。

这两个问题把那一年的考生给难住了,因为这两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还好,文章的作者是巩高峰,他的这篇文章首次发表在了《青年文摘》。

当大家问起巩高峰这两个问题时,巩高峰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

我本来是搞笑的,谁知道有这么一出啊。我是真做不出来,我估计我做出来还没有他们做得好,现在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啊,我又哪里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

幸亏巩高峰是个老实人,才让我们欣赏到这样一出不是段子的段子,现实生活有时候比段子更荒诞。

据说,为了防止像2017年浙江高考一样类似的事情出现,现在的高考阅读理解,原则上只选已故作家的作品了。这也不知道是语文教育的幸运还是不幸?

虽然我只是个数学老师,而且语文高考也没有137分那么高,但我总是怀疑现在的语文教育已经走上了邪路:语文其实不需要那么复杂,只要会读会写就够了。

难怪许多孩子把语文称作玄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