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文章的分论点论证因其篇幅大、论证复杂一直是写作的难点。同时分论点论证也考验考生的素材积累,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素质。为破解难题,今天中公教育给大家提供一些论证的逻辑和方法。
写作框架:分论点段旨句+解释过渡+素材+分析回扣观点
示例1:传承城市文化就是保护城市底蕴,延续城市记忆。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城市也因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呈现勃勃生机。在城市的老城区,一街一巷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一砖一瓦都写满了沧桑的故事,一草一木都寄托着人们的回忆。保护好这些城市的记忆其实就是留住人们的乡愁,守住城市的根脉。如果这些历史记忆遭到破坏,那么城市文化就有断层的危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也就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城市因丰厚的历史文化而有温度,城市因丰厚的历史文化而有生机。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城市文化保护机制,进行活态保护,让城市记忆代代相传。
示例2:保护绿水青山要以法治筑牢底线。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在推行全面依法治国的当下,法治也是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明的坚实后盾。从“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到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巡视,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到压实各级政府责任目标,从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到民法典体现绿色发展理念……中国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正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正在发挥作用,环保理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法治是环境保护的坚实后盾,在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发挥法治的效用,让良法善治成为生态文明的注脚。
示例3:保护绿水青山要以共治凝聚力量。保护生态环境要充分调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推动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只有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共识,才能凝聚力量。政府要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织密制度的网络,压实责任的高压线才能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念真正地落实下去。企业要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挥急先锋的作用。只有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广大群众要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只有全民参与,积极转变消费理念,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地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要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