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展示生态文明教育, 这所学校把学习成果展办成网络春晚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5日讯当生态文明遇上国际节,会擦出怎样的火花?1月14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全校师生举办“全‘绿’以赴,‘非’我莫属”2023年网络春晚暨国际节项目学习成果汇报。

节目中“童眼▪自然”环节。

自2022年12月起,经开实验小学学生便循着母亲河的脉络,以长江为起点,对比探访尼罗河上的繁荣生命和多彩文明,从非洲生态文明探寻和比较教育,环顾世界发展。小年夜的活动分为“童眼·自然”“童享·生机”“童演·繁荣”“童话·共建”“童心·筑梦”五大主题。活动中随处可见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身影。

老师带着学生对江水进行水质检测。

有虚拟小导游Bates带着孩子们观看木桩环创,直观感受自然生态问题,激发孩子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思考。学校的“生态小管家”们跟随着江汉大学张艳教授团队,学着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为母亲河“做体检”,对长江的水质健康进行记录分析。在“以我之笔,守护湿地”圆桌会议上,五年级的“世界小公民”对保护长江水资源、生态环境、湿地建设等问题提出合理的倡议和提案。孩子们用热情洋溢的非洲歌舞,神秘奇妙的非洲工艺品,充满想象力的绘本故事和大气蓬勃的配音剧表演展示着尼罗河畔孕育的生命和文明,感受着“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厚内涵,用少年的方式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贡献着智慧,在大国的担当里肩挑一份属于“世界小公民”的责任。

学生在家观看网络春晚。

五(1)班郑牧秋同学说:“通过国际节的项目化学习,深刻感受到,我们不仅是中国的小公民,更是‘世界小公民’,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地保护生态环境。”与孩子一同参与国际节活动的一(1)班庄维翊家长表示:“学校把生态文明融入课程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及生态文明意识,给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学生展示肯特布作品。

经开实验小学校长张岩介绍,本次国际节以专题教育和综合实践等课程为载体,非洲文化为背景,从国家文化、艺术、生态、资源等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开展项目研究,提出倡议提案;把生态文明贯穿活动育人全过程,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探寻“全球生态文明”现状,联结中非自然生态,树立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和“世界小公民”责任担当,为培育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不断助力。

(长江日报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常亦晨 范海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