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奶头乐”在大学校园悄然流行, 大学生深陷其中, 却自以为是消遣

奶头乐一词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指的是通过电子娱乐来使大部分社会边缘人对生活变得麻木。该理论听起来虽然颇具有阴谋论的味道,但部分内容的确有一定道理。

就拿近两年的国内大学生来举例吧。在大学的校园内部,随着反内卷声浪的出现,奶头乐似乎已经逐渐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他们自认为是消遣,殊不知却已经浪费了宝贵的时光。

一、大数据的内容推送

无论是国内的高科技企业还是国外的高科技企业,都非常注重大数据算法的研发。其关键在于,大数据可以精准把握每一个用户的兴趣爱好,从而延长用户在网站、软件上的使用时间。

举个例子,当你不小心给某件产品点了个赞以后,你会发现在你的互联网世界中,类似产品的推荐层出不穷。就像是所有社交软件,都已经精准了把握住你的兴趣爱好一样。

如果恰好你对该领域很有兴趣,你就会不由自主的一个接一个点进去观看。大数据记录下了你的爱好,从而更加疯狂的向你推送相关内容,使你愈发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当中。

大学生群体,相较于初高中阶段有着大把的闲暇时光,同时也不需要像社会上的工薪阶级去努力赚钱奋斗。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学习,剩下的无非就是享受生活。因为大学生群体存在这一特征,所以他们往往受大数据的影响最大。一旦打开手机、电脑,琳琅满目的精神刺激娱乐便开始对他们的大脑进行“狂轰滥炸”。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大学生哪怕快到期末考试,也要抽出几个小时时间来滑手机。对于他们而言,来自手机的精神娱乐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手机几个小时甚至会产生精神忧虑。偏激的躺平理论,更是让这种奶头乐思想大行其道。

二、躺平不等于摆烂

近两年,“躺平”逐渐成了一个网络热词,甚至登上了电视台的新闻。躺平思潮,似乎已经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有很多人在得知躺平一词后纷纷群起而应,决心成为新时代青年。

诚然躺平一词的出现有其道理,毕竟在我们这个人口过多的社会,恶性内卷似乎无处不在。有人敢于站出来说不,甘愿成为一个躺平青年,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内卷严重的现状。然而,躺平从来不等同于摆烂,而是要学会在面对问题时懂得取舍。躺平不代表不认真学习、工作,而是要反对来自同学、同事的恶性内卷所造成的焦虑。

当你的月薪足以维持基本生活,还了房贷、车贷以后还有剩余,便可以不再过度积极竞争从而躺平。如果你的月薪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了,又怎么可以直接选择躺平什么也不去做呢?很多大学生错误理解了躺平的含义,这最终伤害的只会是自己。

三、沉溺于奶头乐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沉溺于奶头乐的精神享受,在面对期末考试、四六级考试及其他证书考试时,甘愿采取躺平心理。这么做固然可以享受4年的美好时光,但终究要在临近毕业时付出代价。

首先,临近大学毕业时要担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成绩是否能够满足毕业需求。如果你在临近毕业前夕还有科目挂科,未能通过补考便有可能会再修读一年。除此之外,部分学校的毕业要求是修够所有学分,但还有些学校的毕业要求是达到门槛绩点。如果你只是压着及格分通过考试,最终的绩点不达标,你也有可能无法毕业。

最重要的是,在大四那一年找工作时,你会发觉自己的简历几乎没什么成绩可写。这时候的你会发现,所谓的躺平在HR面前是行不通的,同龄人的竞争会把本属于你的岗位系数夺走。

在高中阶段,相信肯定有老师会对你说,考上大学就可以随便玩。这听起来似乎很有诱惑,但实际上考上大学以后,仍然有很多需要你去做的事。沉溺于奶头乐,最终害的只会是自己。

结语

在正确的年龄做正确的事,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朝气蓬勃的年纪,应该在拒绝恶性内卷的同时追求自我价值的提高。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做,每天都只是躺平摆烂刷手机,实在是愧对自己之前那么多年的努力。对此,您怎么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