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七分考,三分报”,将高考比作一场400米比赛的话,考试阶段是前面300米,而志愿填报阶段才是最后100米冲刺,冲刺是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
新的志愿填报方式下考生仍然存在方向不定、高分低就、上线未录三大痛点。
一、方向不定
志愿填报阶段专业意向模糊,不知道该怎么选专业,也不清楚学校情况,造成盲目填报。
首先是不知所求。
新高考志愿填报,核心是明确专业意向,有些考生志愿填报中出现十几个专业,例如,从车辆工程到企业管理,从数字媒体到材料科学,造成志愿填报排序混乱,没有专业规划的考生,入读大学后如果同预想差别很大,会没有目标。
其次是规划不当。
志愿填报不单是选学校和选专业,更是考量考生和家庭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填报志愿要结合家庭和考生实际,进行思考,例如有深造打算的可重点考虑学校层次;就业为主的,首先考虑热门专业,其次地域,学校层次可适当放宽。
可咨询专业人士,了解专业和学校。在志愿填报中,父母可以做好参谋工作,但不要包揽。考生要遵从内心的期望,找到自己所爱,在未来事业上有所建树。
二、高分低就
高分低就指考生的高考分数本来可以在同一批次里上更好的大学和专业,但是因为志愿没有填好,严重浪费了分数,比如某一志愿的最低投档线只需要600分,志愿填报不合理,以620分投档进去。
高分低就是志愿填报的头号痛点,主要原因有:
首先是误以为志愿没有先后顺序。96个志愿对考生个人来说是有先后顺序的。
投档时,按照考生本人填写的志愿表的志愿顺序投档,如果考生所填志愿有多个符合投档条件,只能投档到排序在前的一个“专业(类)+学校”志愿,如果排在前面的志愿填了很低位次的“专业(类)+学校”志愿,有可能高分低就。
其次是志愿排序不遵循梯度。
96个志愿顺序混乱或者跳跃式填报是导致高分低就的主要原因。
考生和家长比较容易区分学校位次的高低,但增加了专业这个因素,组合起来后变得很复杂,特别是专业意向不明确的考生,排列组合复杂程度高,容易高分低就。
最后是投档线预测只按往年位次。
往年位次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但填报时还要兼顾招生专业变化、招生人数变化、专业热度变化等来合理安排梯度,参考位次来安排梯度。
三、上线未录
上线未录有两种情况,掉档和退档。
掉档指的是考生分数在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相应批次线以上,由于志愿填报不合理导致无法被全部所填高校和专业录取,最终掉档。
掉档的原因有:
首先是一味冲击热门。在“专业(类)+学校”的志愿模式下,可以直接依次填报不同学校的同一热门专业,容易产生考生扎堆填报就业热门的情况,热门和冷门专业会逐年拉开分数差距,因此对于特别热门的专业,考生要做好保底志愿的填报。
其次是保底没有做好。填的志愿数量少,甚至只填了不到一半数量的志愿,填报的都是比自己位次高的“专业(类)+学校”志愿,保底志愿学校层次不降低预期,最后导致掉档。
关于退档
退档指的是考生位次已经达到学校投档位次,投档后因为未能满足学校招生章程或招生计划备注中的要求,投档后被退回的现象。考生退档的原因有:
首先是单科成绩不符。
有些学校和专业对单科成绩,比如外语、数学有要求,如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对于外语有要求,考生没有阅读招生计划中的备注或者学校招生简章的要求,投档后学校审阅不符合要求,学校可以退档。
其次是身体条件不符。
有些对身体条件有要求,比如对视力有要求,或对某些体检指标有要求,考生未注意,填了不符合自身身体条件的专业,投档后学校审阅不符合,学校可以退档。
要注意考生填报的96个志愿,只能投档一次,按照志愿顺序被其中的一个“专业(类)+学校”投档录取后,后面的志愿全部“失效”,考生如被退档,只能参加下一次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