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小学生作业多并非新鲜事, 多年来“熔”而不“断”为哪般?

新学期开学,常州一小学实行作业“九点熔断机制”。

学校发出通知,宣布为保障学生充分的休息时间(10小时睡眠),春季学期学校将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与时间,启用 “九点熔断机制”,即超过晚上9点,采取无条件停止作业的措施,未完成作业的第二天也不用补做。

“作业熔断”并非新鲜事,如,2021年9月,安徽阜阳不少学校就实施“超时熔断制度”,不管哪个学科作业,不管是何原因,只要到晚上9点未做完,或总用时超过60分钟,就必须停止,且无需补做。推出类似举措的还有浙江绍兴、江苏南京等小学等多地。

但效果如何,唯有小学生本人知道。

“浇树浇根,灭火抽薪。”小学生家庭作业多、时间长、完成晚为成为“打不死的小强”,有不少人认为这其中的“根”在作业,只要学校、老师少布置作业、不布置作业,问题就解决了。

为此,国家实施“双减”政策,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门也都多次下达“死命令”,严禁学校、教师“超标”布置作业,对违规学校、教师严肃处理。应该说,从总体上来说,中小学生作业多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当下,中小学生作业多、做作业晚问题依然突出,何也?不得不说,其根本原因还在社会教育氛围太“卷”、在于家长教育观念被扭曲——君不见,学校不布置作业,家长集体“请愿”;老师不布置作业,家长自己会布置;明面上,培训班、补课班被取缔,但双休节日,又有几个孩子是“自由”的呢?

现在学校给孩子说,晚作业做到9点就“熔断”,孩子愿意,家长愿意吗?

老师给孩子说,作业做不完不打紧,第二天老师不批评,也不用补,孩子高兴,家长同意吗?

所以,要实现“双减”落地、作业“熔断”之目标,仅是出政策、管教师是治标不治本,真正的釜底之“薪”在于家长——被应试教育扭曲的教育观念,家长教育观念不变,学生减负目标就永远难以实现。

【家长教育观念两个重要误区】

其一是将孩子的教育狭隘成考试学科学习,将孩子学习优差的标准简单化分数、名次。

不可否认,要让孩子升学、升好学,就需要考试、就需要分数。现实中,我们也承认,中考、高考确实就考那几科。

但我们家长忽略了,那是中考、高考时,如果按中考、高考考试科目教育孩子,会让孩子成为一根细长的“竹竿”,小学时长得快、长得高,但到了初中却软了、歪了,到了高中不少就折了,这是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基础太差”。

打个比方,以砖砌墙,三块上面摞两块,两块上面就只能摞一块,再向上摞就受到了限制。而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在“大面”是摆很多砖,那将来,你的平台就会砌得很高。

孩子学习亦如此。小学时期,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未来发展筑就一个坚实的平台,这个平台有多大,孩子未来的成就有多大。而成就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平台纵向的高度,更取决于其横向的宽度。平台筑得越宽广,最后平台才会垒得越高。

“风物长宜放眼亮”“缸里的小鱼难长长”。孩子发展的平台,不仅是语数外只是“鱼缸”,自然、社会才是海洋。小学时期,唯有让孩子跃出课本、跳出题海,走出书屋,走向自然,拥抱社会,他们的视野才会开阔,他们心灵才会阳光,他们的智力才会闪光,未来发展才会前程无量。

其二是将“锯响就有沫”“熟能生巧”片面化,以为孩子只要努力,只要多做题,就会有收获,成绩就会高。

“锯响就有沫”是一句俗语,意思是说,只要锯子一动,就会有锯沫(木屑),引伸为人做事情,只要行动起来,就能取得效果。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但凡事皆有度,过犹则不及。更何况,人非锯,人做事要有效果,不仅要“响”,更要扎实地“响”,才会有“沫”。如果一个人做事时有气无力,那就像锯没有放到木头上空响,是不会掉沫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劳动一段时间后要休息,晚上要睡觉,睡眠要充足,才能养精蓄锐,第二天干活才会出成效。

孩子学习也是这样,要张驰有度。孩子在校学习一天,回家应该休息,如果还要做很多作业,精疲力竭的他们,效果会好吗?如果做作业到十一、二点,影响了睡眠,第二天难道不影响上课吗?上课不打瞌睡吗?如此情况下,孩子虽然身在教室,人在做作业,但其实,锯已经在“空响”了。

还有就是“熟能生巧”。有不少教师、家长都将“一遍生,二遍熟,三遍不用问师傅”奉为圭臬,题做多了,熟能生巧,考试自然成绩高,于是便有了“刷题”一说。

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对绝大多数小学生来说,熟非但没有生了“巧”,反而生了笨——那么多学生,天天作业做到12点,模拟题做了一套又一套,到头来,考试成绩不是照样差吗?

这个中原因是因为“巧”不是刷题刷出来的,而是”思“出来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个学科,每天上一节“正课”,是讲不了多少知识的,学生要记的知识点也没有几。对小学生来说,无非是语文上的几个生字新词,数学上的几个定义公式,练上几遍就会,熟练,巩固一下就可以记住。做题不仅是为了熟练、巩固、强化所学知识,更是为了让他们“反思”这些知识的用途和用法。所谓”闲暇出智慧“,要提升孩子智力,只有做题适量,给他们留下足够”反思“的时间,他们才会生出“巧”来。

同类题目,让他们练十道、二十道也就可以了,现在却让他们练50道、100道,其结果,就是让孩子将所有精力心都用在做题上了,题是熟了,但学习的定义、公式、规则却忘记了,因此,一遇到新题,他们就束手无策了。

另一方面,孩子天天有解不完的题目,做不完的作业,让他们以为学习就是完成作业——为大人完成作业,而忘记了学习是自己的事,因此,他们以完作业为已任,做完作业就万事大吉,至于自己学到了什么、学会没有,都不在他们考虑之列了,试想,一个不愿学习,不想学习,不会学习“刷题机器”,真正考试时,你能期望他考出好成绩来吗?呜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