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所谓“学而优则仕”,说白了那个时候读书唯一的目的就是当官。科举制,最早是起源于隋朝,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的光绪废止,一共经历了1300多年,科举考试有严格、规范的操作,但是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事情发生,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了解科举考试的小故事和小事故。
一、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给了平民一个当官的途径,只要考出来就可以坐轿子、当官老爷,在公堂之上扔签子、打屁股,这样的诱惑,自然让科举考试火爆至极,我们经常听到的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等就是来自于科举考试。
秀才是最低等级,但享有见官不跪、免除徭役、犯罪不上刑等诸多特权,在乡里混个教师更是轻轻松松,秀才中成绩优良的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每三年在各省会举行一次,乡试考中后就成了举人。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成为举人就有资格当官,当地官府也经常会请举人前去议事,而且举人名下土地可以不用交税,很多农民都会主动将土地奉献给举人老爷,可以少交很多税而举人也可以从中得到一大笔收入,这也是为何范进中举之后会变得疯疯癫癫。
范进中举
成为举人后就有资格进京参加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成为贡院贡士就能参加殿试到皇宫见皇上,中了殿试的就是我们熟悉的进士,进士中的第一名就是大名鼎鼎的状元,进士得官职的机会比别人要大得多,而且想要做高官,必须有进士文凭。
二、科举有多难
古代的科举,比现在的高考难得多,明朝科举三年一次,每届录取举人1000人,进士300人左右。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就是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措辞要模仿古人口吻,结构、字数都有一定限制,光会写八股的书呆子也是走不远的,到了殿试阶段要考史学和策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就完蛋了。
八股文
古人科举十年寒窗并不是夸张,按照标准流程:四岁开始用三字经,千字文认字,八岁前熟读四书,16岁前要熟读五经,书背完了还要学习写诗,过了这关就可以去考秀才,至于教科书倒不用担心,政府会给各州县书院分发,但是想要参加考试还要接受特训,有很多严格的规章制示。比如要避讳本朝皇帝名字、在试卷上用某种特定格式书写等等,当然也要写一手好字,大才子龚自珍就是因为字不好就没有能进翰林院,而乾隆年间状元秦大成会试倒数第一,但就是因为字好殿试逆袭成为状元。
科举考试理论上很公平,但其实也并非人人平等,明朝初年,由于元末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稳定繁荣,结果洪武三十年的科举中,录取的51人全是南方人,北方学子联名上书喊冤,为了搞平衡,笼络人心,朱元璋又搞了个北榜,专门录取北方人,从此,明朝的科学考试都按地域比例录取,而不是完全按照水平高低。
三、科举中的作弊
既然科举考试这么重要还这么艰难,那有没有作弊现象呢?事实上是有的,并且还有很多小故事。
为了防止考试作弊,官府在贡院外围设置两道很高的围墙,并且在考试期间围墙内外还安排有执勤士兵。考生进入考场需要过三道门,如果第三道门发现夹带,那么第一、二道门负责检查的官员和兵丁要治罪。考生一旦被发现夹带就会被革除一身功名,也就是一辈子也别想当官了,并且还要被绑在门口示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科举考试作弊甚至成为一种地下文化。除了贿赂主考官、夹带小抄等常规操作,还有一些标新立异的手段。
江南贡院曾发现飞鸽传书舞弊,考生带信鸽入院,将考题传回家中,再由答辩高手作答放回鸽子,然后考生进行拷贝。那这个事件怎么发现的呢?主考官阅卷时发现这位考生多写了一句“背面还有”,原来家里担心考生没发现背面还有内容就加了个备注,然后这位仁兄全抄下来了,可谓是“智商盆地”。
提到替考枪手就不得不提下大才子温庭筠,他是唐初宰相温延伯的后代,两大特点,爱赌和爱嫖,并且还喜欢写花间艳词。他被朝廷剥夺了考试权利后就专心致志的当枪手。坐在监视官面前,一场会试帮着八个人完成考试,是的你没看错,是八个!小温同学一战成名。
文豪欧阳修在参加乡试时早早做完试卷,发现邻座同学抓耳挠腮,就给他写了个小抄,可是这位同学不会写过程,然后欧阳修同学帮他把试卷写完了。最后成绩欧阳修第一,那位同学第八。
唐朝天宝十年,唐玄宗亲临贡院视察,然后发现有考生胆大包天进行作弊。这位同学用墨鱼汁在衣服上写满小抄,再用泥巴覆盖,等到考试时去掉泥巴就可以看到字迹,并且用墨鱼汁写的字,过几天不洗就会自动消退,连证据都没有。
其实作弊的手法还有很多比如试卷做记号、提前买试卷、仿造名人风格提前写模拟试卷等等。
最后小编还是要提醒大家作弊可耻,真材实料才是棒!棒!棒!
新人小编恳请各位读者大佬加个关注给个点赞支持,顿首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