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两会这些教育类话题十分必要

两会中关于教育的话题繁多,说明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是教育之幸。作为一名资深老师,对其中有几条教育议案非常感兴趣,认为很有必要。

话题:将小学、中学教育年限由6年缩短到5年,将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实施‘十年义务教育’,使大学毕业生最佳生育年龄时期延长2年。

在目前生育政策下,缩短青年学生的在校学习年限,让大学生早谈恋爱早成家早生孩子,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方法。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之后再结婚一般都在30岁左右,有的大城市40岁不结婚的大有人在,而且如今的年轻人结婚之后还不着急要孩子,还要过几年的两人生活,这个问题不得不考虑。缩短学习时长,还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让孩子早工作早赚钱养家早为社会做贡献,同时对学校减负也有很大好处,学习时长短了,课本内容要求要随着降低,老师向外扩向外延伸的势必减少,在抓基础培养能力上下功夫,可以事半功倍。

话题:应加快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

由于社会文明带来的种种变化,学校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学生心理问题而引起的悲剧在各媒体中多有报道。如在某地区抽样调查中,中小学中 34 %有心理障碍,12.5%有心理缺陷,28.1%有心理异常,如说谎、作弊、自私、厌学、逃学、偷窃、攻击、退缩、焦虑、任性、耐挫力差、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话题:建议在全国开展“清理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全面修复教育生态”专项治理行动,着重聚焦清理以下七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

一是宣传、炒作、重奖高考升学率行为。二是“唯成绩”“唯升学”的教育政绩观。三是违规争抢中小学生源行为。四是各种教育抢跑、提前结束课程备考行为。五是不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行为。六是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行为。七是严重剥夺学生正常睡眠的行为。

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行为带来教育的不公平,扰乱了教育的正常化,同时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危害。为了“状元”“清北生”,高中学校提前去初三抢生源,对学生许优惠条件,对推荐老师奖金发放,招生成了“生意市场”,让教育染上铜臭味;尖子生特招后,组成“实验班”专门培养,待遇与其他学生不同,不公平显而易见,学生及学生家长有意见。学校为了考出名牌学生,多考学生,为了高考成绩在市排名朝前,为了获取荣誉,不惜加班加点补课,周六周日上课,假期补课,牺牲了师生的休息时间,一身疲惫,许多老师身体出了问题,心理出了问题,更多的学生心理出现问题,自残、逃学、厌学甚至轻生时有发生。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害人不浅。

话题:尽快修改《义务教育法》,将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改为“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居住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有“农民工”一词之后就有了“留守学生”一词。很多的父母为了生计,为了未来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为了孩子将来有个好生活,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挣钱,由于孩子不能在打工所在地入学就读,只好把孩子留下。有的将孩子交于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有的甚至将孩子交于姑姑姨妈叔伯等亲戚照顾,有的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没有父母的陪伴和照顾,缺少父母的关爱,心理不健康的很多,谈恋爱、交网友、离家出走、轻生的很多,“留守女生”被邻居、亲戚、老师猥亵性侵的也为数不少,令人痛心。如果孩子能够在父母打工居住地就近入学就读,也就没有了“留守学生”,每个孩子都会成为“有家”的孩子,也可以让每个孩子接受公平公正的教育。

话题:建议完善已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独立的历史课程。

从小学开始让孩子们了解历史、知道历史很有必要,让孩子从小有家的概念,有国的概念,有家国情怀,从小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近几年,频频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歪曲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在特殊节日、特殊地点不合时宜地穿和服,挂日本国旗、贴日本车标等时有发生,无疑是把民族尊严和法律底线,公然踩在脚下,不仅严重践踏了公德底线,败坏了社会风气,伤害了同胞感情。我们都看到,不懂历史、忽视历史的现象并非偶然。而网友开怼和点名批评,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归根结底,历史教育还需更进一步。唯有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让尊重历史的意识深刻印在脑海之中,才能杜绝此类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敬畏历史,才能正视未来,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