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三耗”严重: “双一流”院校纷纷清理文科研究机构!

从去年起,一些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开始清理校设文科研究机构,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院、研究所、研究中心之类。其结果是有的保留,有的重组,有的撤销。

在“双一流”院校中,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都开展了相关机构的优化、清理、调整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也撤销了画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咨政服务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整合科研力量进行协同创新和吸纳社会资源为学校所用,不少院校将其作为树立学术品牌的重要载体,所以这些年极为繁荣。

那么,高校现在为何纷纷集中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清理整顿呢?主要是乱象丛生,具体讲有三个原因。

第一,一些文科研究机构成为有名无实的“空壳”,形成管理消耗。

城市有市容市貌管理机构,更有环卫队伍,负责清理城市生产的垃圾,以免有碍观瞻。高校里的科研机构也是如此,同样会产生一些垃圾,需要清理,以免产生负面作用。

高校成立文科研究机构的目的是促进学术发展,推进科研成果产出,服务社会各个方面建设。然而,有些机构成立之后,逐渐变成了“三无机构”:无经费、无人员、无办公场所。还有一些研究机构丧失了功能,或是研究方向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或是已无合适负责人,或是与校外合作难以维持下去。这些机构已经失去了作用,但却继续消耗管理成本。

西南大学就规定,没有研究队伍,长期不开展工作,且最近3年无署名机构的成果,或没有以研究机构名义承担研究任务和开展学术交流,原则上应予撤并。机构名称、研究方向已不符合和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或研究机构无合适人选担任机构负责人,原则上应予撤并。

第二,一些文科研究机构成为某些社会乱象的“源头”,导致声誉损耗。

这些年,专家名声被极少数人搞臭了,以致人们越来越讨厌专家说,一些高校卷入其中。细细一想就知道,搞臭专家名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家,而是本来不是专家的人。

这类所谓专家几乎都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又往往以某某学校、某某研究机构负责人的身份出现在公众场合之中。他们语不惊人死不休,胡言乱语到了毫无常识的地步,导致相关学校的名誉不断受损。

有的虽然真是教授,却是校内研究机构负责人的名分给了他们更多的光环,使之出入公开场合更加方便,但他们的言论已经与学术研究背道而行,不过是在公众面前刷存在感。

更有一些人以名校高级学者、著名学者名义捞取钱财,真正身份却是商人。比如有一位网红“经济学家”,自称是某顶级名校的“国发院教授”、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在网络平台卖课,赚了2000万。其实,这个机构是院级自筹经费设置的,属于“非法”性质,这却帮了此位商人的大忙,你说一些学校的研究机构有多乱。

第三,一些文科研究机构拖了优势学科和内涵式发展的后腿,产生功能内耗。

高校之内,除了一些“三无”文科研究机构、山寨版研究机构之外,也有一些经过学校批准的实质性文科研究机构。这种研究机构一般挂靠在二级学院,由院长、副院长或是教授担任负责人,但不是独立的内设机构,没有独立的人员编制,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是一个学院多块招牌的模式。

这些机构需要正式任命负责人,需要拨给一些经费,也需要授予“自拉队伍”的权力。这样,一个学院之内就机构林立,叠床架屋,负责人一大堆。由于教授们都有自己的自留地,严重耗散了内聚力,影响优势学科发展。

在综合就是实力思路的误导之下,一些工科、理科、医科、农科甚至更加专门的学校也大设人文社会学科,文科研究机构爆发式增加,使得本来不太充足的办学经费更加捉襟见肘。

在内涵式发展模式之下,学校必须集中精力、财力、人力等一切资源,发展凝练出来的优势学科,提高优势学科水平。清理并无多大建树、对优势学科发展并无帮助的文科研究机构,可以使学校轻装前进,提高办学效率。

#高考择校#

网友们,高校纷纷清理文科研究机构,根本原因在于乱象丛生,形成了管理消耗、声誉损耗、功能内耗,还给一些商人傍名校以可乘之机。不知你们对此有何高见,欢迎留言讨论,供阅读者欣赏。谢谢阅读与关注。

(本文为原创,“教育透镜”首发和唯一发布;本号未在其它网站设立相同名称的账号或其它账号;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压缩文科规模就是“文科无用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民大学撤销画院,清华美院咋成了众矢之的?

北大博导求职:声称“两不在乎”,但“两个在意”才是重点!

媒体上的“砖家”与“叫兽”的六个来源!

复杂问题简单化,思维方式抄袭化:专家们的生育建议屡屡被打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