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人数达到457万,创下历史最高增长纪录,而2022年毕业本专科生为967.3万人。也就是说,近乎一半都报名考研了。
央视网谈“孔乙己文学”:正视其背后的焦虑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号召广大学子放下面子,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引起广大网民热议。
现在,很多企业找人,对文凭都会明码标价,如果说本科生月薪五千元,研究生月薪就要六千元,甚至七、八千元,研究生比本科生贵,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是大家竞相考研的经济动力。研究生毕业了,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薪资,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另一方面,每年近千万大学毕业生毕业,就业市场竞争残酷,近几年经济形势不好,很多大厂裁员,从而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使其成功签约变得更加艰难。大学生与研究生同岗竞争,学历上就处于劣势,即使能力再强也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是大家竞相考研的就业动力。
不可否认,一部分大学生考研,的确是有远大的学术追求。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讲,读研就是拿着研究生文凭,找到高薪工作,因为读研不但要晚几年就业,还要付出高昂的学费、很多的精力,毕业后若不能获得高薪,那还有谁去考研?可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国家研究生不断扩招,当时候就会有很多人拿着研究生文凭和自己同岗就业,而且现在博士扩招已经开始,当时候,很多人又会被迫加入考博的大军。
不断扩招,除了推动学历教育高消费,割广大学子的韭菜,对解决就业,提高国民素质作用有限。企业以实用为主,不管什么学历,只要能工作合格,人力成本越低越好。很多研究生培养方向与之不同,这就造成了我国教育的培养方与用工单位的需求方的错位,只有把它们理顺了,人才市场才能供需两旺,做到人尽其才,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用工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