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大学设立“公务员微专业”, 是好事吗?

想尽办法增加就业机会,让大学生有更加充裕、多元的选择空间,才是缓解“考公焦虑”的治本之策。

“学制1年,24学分,学费1920元,面向西南大学大二及以上年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最近,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发布“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招生简章,公布的课程计划里包括申论概论、行政能力测试基础、公文写作等。

对此,有网友称这简直是“宝藏课程”,免去了大学生动辄要在公考培训机构花费上万元学费的困扰。也有人质疑,这样的设置是否太急功近利,有助长公考热的嫌疑。有网友犀利留言:照这么“卷”,是不是以后考研专业、教资专业、留学专业也会纷纷开设起来?

所谓的微专业,是指在主专业学习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目前,不少高校都展开了微专业模式的探索,比如北京大学开设了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微专业,山东大学设立智能通信微专业等。可以看出,这种更为聚焦的课程包组合,是大学回应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一种尝试,旨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学生有考公需求,高校当然可以有所回应,公务员微专业真正引发争议的点,不在于该不该开,而在于教什么、如何教。更直白点说,就是它到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是应试水平?

正如红星评论的一篇时评所分析的:“申论概论、公文写作、公务交流与表达规范(公务礼仪)、公职人员情感管理与心理健康维护、行政能力测试基础等直接服务于公务员考试的课程,占了整个课程体系的多半,很难不让人把这个‘微专业’与‘考公培训’相挂钩。”

这样的课程可能会帮学生掌握更多应试技巧,助力其拿到好成绩,可说到底还是停留在“工具价值”层面,而这显然不符合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期待,某种程度上也是大学精神的矮化和萎缩。《新京报》评论就指出:本来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大学,不该变为职业培训所、考试培训所。

作为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的公职人员,公务员的综合素养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不言而喻。就像《南方都市报》评论所说的:“准备考公务员的学生,系统性地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知识,是社会之福;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是造福社会。”

对于真正有志于公共服务的学生来说,比起功利地传授应试技巧,高校通过一系列通识课程,加深他们对世情国情的理解,对政府职能的认知,使其学会科学地展开社会调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都对未来的社会治理大有裨益。这样的公务员微专业,才更加符合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定位。

必须承认的是,除了本人志愿,当下越来越火爆的考公选择中,还掺杂着不少直面现实的考量。面对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很多学生的“上岸焦虑”压倒了个人志向,为了在求职中脱颖而出,他们不得不在刚入学后就积极备考,根本无暇他顾。这时候,不管是通识教育的智识培养,还是个人兴趣的自主探索,个人潜力的充分挖掘,都显得“太没效率”、太过奢侈了。这种错过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遗憾。

对此,高校的态度对学生选择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近年来,一些985、211高校会将公务员考试、中央选调生考试作为一种竞争指标,还会跟公考机构合作定制专业培训班。这种做法,本质上是从高校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学生“上岸”之后怎么办,这条道路是否真正符合学生的兴趣特长等问题,往往没有被充分考虑到。

正因如此,封面新闻在评论中指出:“以往考公默认被视作学生们的个体选择,而当学校为此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又该如何保持自身在此事上的‘中立’‘超脱’立场?可选项不是必选项、‘助力不是鼓励’——‘公务员微专业’,理应就此向学生传递出清晰信号。”

如果说高校开设“公务员微专业”主要是正视学生需求的“反应式”举措,那么对社会来说,看见当下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想尽办法增加就业机会,让大学生有更加充裕、多元的选择空间,才是缓解“考公焦虑”的治本之策。就像《南方都市报》评论所说的:归根结底,社会需要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任冠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