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行爱一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越来越多过来人,奉劝高考生在规划时,重视自己擅长的学科和兴趣爱好。
否则真的很可能“学什么就恨什么专业”。不少同学上学时英语成绩不错,或者对海外的文化有浓厚兴趣。报考小语种方向是她们的目标,但这类专业经常受争议。
小语种专业,曾被张雪峰老师吐槽
张雪峰老师在志愿填报领域是比较有名的。他曾经公开表示,不建议学小语种。非要学习的话,就去报“微语种”。因为小语种的就业情况不够乐观。
看似竞争少,但最终能靠它实现就业的同学比较困难。除非你能留校当老师,可这种实力哪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呢。
而且,跟英语差不多,俄语、日语、西班牙语、德语等专业,经常被毕业生说成“天坑之选”。网上有不少劝退的声音,大意是家长们把小语种看得太高端。
高校宣传时,也容易夸大这类专业的优势,弄出看起来“高大上”的场面。实际多为考生和家长的幻想。这年头会外语的人才并不稀缺。
如果想做翻译,并没有那么简单。除非学历非常高,并且实际的能力突出。学英语还有机会自己办个辅导班,小语种可能补课都很少有生源。
小语种是“天坑”还是机遇?很多同学忘了重要因素
就业率是评价一个专业好坏的重要指标。我们普通人不就是为得到好工作才努力学习的嘛。张老师的建议不无道理。
而很多小语种的毕业生表示,劝退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想要在本科阶段把语言学习精通,往往很难。我们想象一下,英语学了这么多年,自己是啥水平?
大学四年里就想从“小白”变成足以当翻译的境界,要多高的天赋啊。很多重点院校里的好学生,即使很勤奋也能力有限。想学好,注定要少了很多个人时间。
还有,小语种因为相对冷门,所以对应的翻译市场,依旧比较混乱。没有形成一个稳定和公道的竞争机制。待遇方面让毕业生并不满意。除非能做同声传译,收入才比较可观。
但是,虽然有这些缺点,不代表小语种就要被“打入冷宫”。如果一名学生真的有语言天赋,且对外语兴趣很浓厚,错过也许就再难发挥潜力。
任何行业都存在精英。储殷老师曾坦言,想要抓住红利,外语依旧是优势。我们应承认,有外语技能往往存在更多拿高薪的机遇。
许多同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城市。如果你在哈尔滨,自然是会俄语机会多。如果你学日语,大连的就业岗位更多。
但报考和择业时,没有考虑城市因素,盲目选择就很可能出错。其实很多专业都是这个道理,填报志愿和求职时,不能只盯着一个地方。
外语和销售能力并存,会很有前途
无论英语还是小语种,有个共同的特点:对于大部分无法专注于翻译事业本身的毕业生,需要有其他能力进行组合,才能获得高薪。
现在竞争如此激烈,小语种招聘需求又没有那么多。所以很多同学无法成为翻译。但如果外语能力叠加销售能力,就是“王炸”。
做普通的国际贸易专员,或者用外语直播带货,佣金都不错。当然,现在很多行业都面临巨大竞争。会外语的毕业生那么多,所以语言加上业务技能,才是制胜的关键。
同样的岗位,有人只拿几千底薪,有人可以每月几万提成,还经常可以随着公司去海外的展会兜售产品。属于相对体面的行业。
但前期在业务不够熟悉的阶段,难免要经历辛苦,比如为争取客户,随着对方的时差回复消息;避免因不及时回消息而错过机会。
【结语】毕业生可能发现,现在除非考上公务员,否则很多职业最终都需要跟“业务”相关。体育生要向前来健身的人推荐课程,老师要劝说学生家长继续听课。
就连原本以为单纯的翻译工作,想要获得可观的收入,通常也要做外语销售才行。所以报考小语种和英语之前,最好能想想这个问题。不过也有一些同学,宁愿做枯燥和低薪的笔译,不想涉及销售,这都是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