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是一名孤独症儿童,今年6周岁,这个学期开始升入幼儿园大班就读。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学前融合教育,豆豆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不仅能用简单的语言跟人打招呼,还能安静地坐下来听课。
“虽然很艰难,但看到孩子一点点在进步,心里非常欣慰。特别感谢幼儿园和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老师、医生,正是他们的用心付出,让我们全家看到了希望。”豆豆的妈妈感激地说。
融合康复教育一年后
豆豆可以跟人简单沟通了
时间回到2年前,豆豆刚进入幼儿园,常常喜欢一个人待着,不说话,也不与其他小朋友交流。老师将情况告知家长后,对方并没有重视,觉得孩子还小,等长大一点自然会开口讲话。
等读到中班,豆豆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善。为此,幼儿园邀请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医生和老师来园对孩子进行现场评估,并把结果告知了家长。后来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豆豆被诊断为“孤独谱系障碍”,并在医生的建议下前往服务中心进行康复训练。
在训练期间,针对豆豆的实际情况,康复中心制定了学前融合教育方案,并与幼儿园紧密合作,积极采用各种方案改善豆豆的行为。豆豆午睡困难,幼儿园老师按照中心教授的方法,促其安心入睡。豆豆坐不住,中心让老师提前告知孩子活动流程,让豆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从而避免产生焦虑的情绪无法安坐。中心还建议老师发动班内有爱心的孩子主动带着豆豆一起玩,让其逐渐融入集体中。
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豆豆进步不小,能用简单的语言跟人打招呼,也能在老师的辅助下安静地坐在椅子上,配合着进行精细类的操作活动等。
“目前豆豆还是存在言语社交落后、只能听从简单指令、活动量大、感统失调等问题。后续我们会继续以小步骤集中化的干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帮助孩子取得更大进步。”中心康复科主任叶春欣告诉记者。
豆豆是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其中一个案例。五年来,中心通过建立家园联系班,帮助孤独症儿童融入校园集体生活。到目前为止,已有153人通过融合康复教育,顺利融入普通幼儿园或普通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融合教育模式
在4家定点康复机构推广
自2019年起,区残联将此模式在其他4家特殊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进行推广,逐步探索出了影子老师随班就读、学校环境情景模拟教学、亲子同训、家校联系单、“邀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模式,融合教育由此成为孩子日常教学的常态。
萧山区康乐儿童康复中心采用普通幼儿园开设融合班影子老师随班教学,通过半日在中心康复训练,半日在中心特教老师的陪伴下随班就读的实地教学,提升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排队意识、行为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更自然地融入常规学习、沟通及社交环境。
萧山区爱尔斯儿童康复中心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情景化教学,通过创建仿真小环境,为儿童提供社会生活经验,建立团体生活常规,帮助他们顺利进入幼儿园和小学,在学校里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萧山区优朵儿童康复发展中心通过在教学中创推PCI游戏社交课程、面向全区各幼儿园和小学入校陪读与校方指导、送教入孤独症家庭等方式,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会沟通、社交,顺利融入普通幼儿园和小学。
……
各机构通过为孤独症儿童制定个性化的IEP计划,提供融合环境支持,重点加强他们的自理能力、沟通能力、认知学习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五年来,我区共有329名孤独症儿童接受学前融合教育,其中149人进入普通小学就读,131人进入普通幼儿园就读,49人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小学,升入普通学校就读比例逐年提升,真正实现了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