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新闻有观点丨本周人物: 实验是有吸引力的大门, 我是把学生领进门的人

央广网北京9月2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近日,江西景德镇第十三中学的“90后”物理老师夏振东在网络上走红。他用创意实验讲解物理知识,既能化身“激光射手”,还能现场“召唤雷霆”,让学生在一节节“魔法课”中爱上物理的同时,还可以知道一些超越知识本身的东西。“不只是育分,而且育人。”夏振东如此描述自己的职业目标。

本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对话夏振东,聊聊他的育人经验与心得。

“知识是一个房间,实验是吸引他们进来的大门”

记者:实验课在你的物理课中占比有多高?现在设计出多少类似的“魔法课”了?

夏振东:占较大比重,因为物理科目比较特殊,它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自然科学。不过,也不需要每周都上,我一般把这种课放在学生学习了很多知识后,作为复习课来设计。大概4年前,从那时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去积累课堂的实验,已经有个实验库了,目前为止积累了200多个(实验),而且还在不断扩充当中。它涵盖初中声学、光学、热学、电学、力学等,还包括高中甚至还有大学物理的知识。

记者:学生们对实验除了赞叹之外,还会有些什么样的反馈?

夏振东:知识是一个房间,实验是吸引他们进来的大门,我就是把他们领进大门的人。你得吸引他们进来,否则没有调动出主观能动性,他们学习知识都是打折的。有些同学他光看现象去了,光好玩去了,这肯定不是我追求的。作为老师我希望你把这个知识学会、更好地吸收知识,所以一些反馈会体现在考卷上,我给他们出的卷子上就会出现实验当中讲的,他们后面就知道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听老师讲这个知识点的部分,不能只是视觉上的一些东西。

记者:你的课堂上除了经常会有各种实验,还有什么其他的特别设计吗?

夏振东:在知识讲解部分,如果有些知识点能联系其他学科,我也会多联系一些。比如,讲“风”的时候,我会结合“东风无力百花残”等古诗词、赤壁之战等历史故事讲不同方向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因为物理本身就包罗万象,生活中到处都是物理,这么大一个格局的学科,我肯定得把它的格局展现出来。

“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好的结果就是水到渠成”

记者:你听到过不认同的声音吗?

夏振东:有的,互联网上什么样的声音都会有,有说花里胡哨的,有说博眼球的,有说形式主义的。其实我是这么认为的,形式它是内容的一个载体,它的作用在于背后要呈现的内容。就像我刚才说的(房间和门的比喻),我把这扇门打造得豪华漂亮一点儿、吸引人一点儿,就让人更有进来的欲望。

记者:根据你的探索,我们的教育或者课堂改革怎样能够更有效果?

夏振东: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发现知行合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渐渐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知行合一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现在我们更多强调的是知识,也就是强调“知”,对“行”的强调、对实践的强调不够。我们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所以我在往知行合一的方向慢慢探索。我的实验课堂就是在体现知行合一,讲到某个知识,我把它演示出来,让学生也一起来参与这个实验……教育者不能只着眼于他的现阶段,要考虑得长远一些,学生未来是要走向社会的,到时候知行合一的习惯必然会给他带来一些好处。

记者:对于正苦恼于物理学习的学生,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

夏振东:前期我们需要关注分数,但不要过于关注分数,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学习物理的过程。在我看来,分数是水到渠成的一种结果,它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很多人会把目标和结果搞混,其实分数根本就不是目标,在知识学得很到位、理解得很深入的情况下,你的分数自然而然不会低,所以分数是一种结果,我们不要光去追求这个结果。

现在我们社会有一些浮躁,导致家长甚至老师都希望孩子在每一个阶段都要领先,不管什么时候落后了,都觉得很焦虑。这个其实是没必要的,学习是一场很长的马拉松,在某个阶段落后一些没什么关系的,反思一下为什么落后,然后放眼下面的阶段就可以。我们要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好的结果就是水到渠成。

监制:郭静富赜

记者:王娴殷一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