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教育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能因材施教。那么结果就是,它定向筛选出了它设定的笼子内的优秀学生。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种筛选机制可能性价比不错,因为标准化的学历并不是在社会上竞争的唯一筹码,社会上还有林林总总的竞争来筛选人才。能用成本不是很高的流水线式标准教育来完成几乎所有未成年人的一些通识教育,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的,整体社会也有某种意志)至少是个不坏的选择。
然而问题回归到我这个特定的个体,就完全不同了。我要用十几年时间来学习一些被认为可能会终生有用的通识知识,而实际仅仅为了应付中考和高考这类选拔性的考试,这对我来说是值得的吗?或者是,对于成年后的我来说是有用的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成年是什么?你能感觉到你十八岁生日的后一天和之前有天差地别吗?没有的,对吧?成年是一个人工设定的概念,其实你我都是连续的,不存在突然出现的断层。换句话说,身份证、成年礼、大学录取通知书、毕业后的第一份offer等等这些表面上是一个里程碑,实际上就是生活中发生的寻常事,和你去菜市场买菜、去图书馆借书、去公园散步、去交警队交罚款这些没有区别。
所以说,我们先摒弃掉幼年和成年的概念,进入到我的世界。
在我的世界里,接受标准化教育其实就是我在展开自己的生命,而不是例行公事。很多厌学的案例可以证明很多的我不喜欢这个被强加的世界。
我在一篇文章《独自寻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里面讲过怎么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所在。假设你读过这篇文章,并且付诸实践。你又很幸运,初步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接下来,就需要成为一个自学者,找到对你有意义的这个方面的很多书,从经典的开始,试着读起来,读不懂或者觉得枯燥就换一本,在你觉得跃跃欲试的时候,动手做起来。
追求标准化的学历有其用途,但是不适合每个人。如果你现在是权利受限的未成年人,或者出于某种外部原因无法主导自己的学业,这种不得不妥协的情况下,你可以把一部分精力用于标准化的学习,留出一部分时间用来自学有意义的科目。人生没有完美的,对吗?
这篇文章写给迷茫中的人,我们一起踩出一条意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