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研究生考试热度不断攀升,报考的人数也在增加,各大高校同样在扩招,我国人才百花齐放。
研究生是我国最高学历,因而核心竞争力更强,尽管研究生不少,但较比各行业的人才缺口,还是不够多,所以,研究生相对更好找工作。
但是,现实问题很多,不是有了研究生学历一定能找到工作,即使是985名校毕业,同样不例外。
985高校研究生因专业多2个字,无缘事业单位,让人感到很意外
小贺是一名985高校研究生,法学硕士,全日制研究生,想着找工作会顺利一些,可是,她万万没想到,现实的残酷性远超过她想象。
根据最新的事业单位报考要求,她的专业多出“领域”二字,不符合事业单位的报考要求。因此,不得报考事业单位。”
小贺被这个消息惊呆了,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多出的“领域”二字,居然会让他失去报考事业单位的资格。他赶紧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原来事业单位的报考要求的专业名称和他所学的专业相差一个字。
小明的专业是“该学院法律(非法学)专业硕士专业”,而事业单位报考要求的专业名称是“法学硕士专业”。
她感到非常委屈,只因专业领域不同,小贺的专业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中找不到,所以不符合报考要求。
大家对小贺的遭遇很同情,拼命读书考上了985名校的研究生,却因专业领域不同,导致自己无缘心仪的工作。
当然,更多人则认为,事业单位人员按规章制度办事没什么不对,岗位性质特殊,如果因专业名称相似就忽视规则,不仅对其他考生不公平,也是对工作不负责。
这件事给所有研究生提了个醒,报考事业编、公务员,一定要仔细研究报考要求,逐字逐句,不要因此错过了好的就业机会。
研究生因专业多出“领域”二字被禁止报考事业单位的反思
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研究生因为他们的专业名称中多出了“领域”二字,而被事业单位拒之门外。这种现象,引发了我们对教育、就业以及公平性的深深忧虑。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专业名称是一个学生受教育程度的直接反映。在高等教育中,专业名称的设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当一个专业名称中包含“领域”二字时,它往往代表着这个专业有着明确的学习和研究目标。删除“领域”二字,就相当于抹去了该专业的特点和重点。
术业有专攻,不同领域的人才,他们能力大不一样,因工作内容和性质特殊,所以,细化人才选拔规则,本身是对的。
但若从研究生角度来看,事业单位对专业的限制,实际上是对人才选择的限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事业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去寻找最适合某个岗位的人才,而不是因为专业名称中的一个词就轻易地拒人于门外。
更何况,“领域”二字在很多专业中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软件工程领域、经济领域等。如果一律删除“领域”,那么这些专业的学生将无法报考事业单位,这或许是人才资源的浪费。
再者,这种做法有违公平原则。研究生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知识,当他们面对事业单位的限制时,不免会感到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感,会让他们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价值,这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尽管如此,事业单位的做法利大于弊,本身人才缺口不是很大,加之责任重大,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基于此,研究生们要正确看待,仔细阅读招考规则,对照自己的情况,如若不符合就不要抱有侥幸的想法。
教育是一个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过程,每一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我们社会需要的。研究生们通过专业学习,已经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应该在公平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和能力,而不是因为专业名称中的一个词就被剥夺了机会。
此外,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也应该对专业名称进行规范和调整。对于那些确实存在“领域”过宽或不明确的专业,应该允许学校或院系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同时,我们也需要推动事业单位在招聘时,更多地考虑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潜力,而非仅看他们的专业名称。
我们也呼吁全社会关注这个问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多元化,为每一个有志于贡献社会的研究生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