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大奖拿到“手软”的诺奖获得者为何还是副教授

熊丙奇

10月2日,“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美国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Karikó)和德鲁·魏斯曼(DrewWeissman)因为发现核苷酸基修饰,从而开发出有效的mRNA疫苗而获奖,两人将共享1100万瑞典克朗奖金。

据报道,卡塔林·卡里科是一位生物化学家,出生于匈牙利,1985年移居美国。她加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先后担任研究助理和神经外科副教授,而截至获奖时,她还只是副教授。这再一次表明诺贝尔奖评奖,关注的是获奖者取得的研究成果,而不是获奖者的身份、头衔。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在获奖时,就是一名平凡的公司职员。卡塔林·卡里科与田中耕一还有所不同,她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德鲁·魏斯曼博士所做的研究工作为辉瑞-拜恩泰科及莫德纳疫苗奠定了基础,成为研发新冠肺炎疫苗的英雄之一,在获得诺奖之前,获得了2022年科学突破奖之生命科学奖,202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22年6月,还获得2022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对此,部分网友不理解,为何卡塔林·卡里科还只是副教授,而不是“晋升”为正教授。

不得不说,这种观点其实是“唯奖项论”,把获奖作为评价学者的重要依据,一旦获奖,似乎学者就变得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学术评奖可以激发学者的学术荣誉感,但不必过于看重评奖,要让学术评奖坚持学术性、荣誉性。

诺贝尔科技类奖项奖励的是具体学术研究成果,即根据学术研究成果的创新价值评奖。按照这种评奖原则,哪怕一名在读学生研究的成果具有世界级创新价值,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诺奖评委会不会关注研究者是什么身份,有什么学术头衔,而且评奖不搞什么“申报”。这让评奖变得纯粹,虽然诺奖奖金丰厚,影响力大,但却不存在“跑奖”“要奖”等运作,也恰恰如此,成就了诺奖在学术界的地位。

对于本校教师获得诺奖,欧美的高校也颇为“淡定”,在美国大学,诺奖获得者获得的“优待”,就是一个固定车位,诺奖获得者申请学术研究项目,也与其他学者平等竞争。这既发挥学术评奖对学术研究的激励作用,又防止学术界产生围绕评奖的争名逐利。

回到卡塔林·卡里科身上,她的学术研究道路并不顺利。据报道,卡塔林整个职业生涯一直专注于研究信使核糖核酸(mRNA),即向细胞的蛋白质生成机制传递脱氧核糖核酸(DNA)指令的基因脚本。她认定mRNA可以用来指示细胞生成药物,包括疫苗。不过在很多年里,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工作一直岌岌可危。她从一个实验室转到另一个实验室,靠一位又一位资深科学家把她纳入团队。她的年收入从未超过6万美元。可以说,是靠她的坚韧与坚持才获得了今日的成就。

或许在一些网友看来,从2021年起拿奖拿到“手软”的卡塔林因为获得大奖,成为研发新冠肺炎疫苗的英雄,至少应该从副教授升为正教授,但她的学术头衔并没有因此而变化。而这恐怕也不是她在意的,否则她也不会克服工作、生活上的困难,一直执着于研究mRNA了。

拿科学大奖拿到“手软”的诺奖获得者竟然还是副教授,这给了我们丰富的启示:科学家要取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需要摒弃“唯论文”“唯奖项”论的观点,更应该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