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学生与互联网和网红这些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今的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强烈的互联网感知,也容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这一现象与他们成长的环境和学习方式密切相关,反映了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变。
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和教科书。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广泛的教育资源,从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到社交媒体上的知识分享,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
另一方面,互联网也塑造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以及网红文化已经成为年轻一代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通过这些平台分享自己的经历、观点和创意,也从中获取娱乐和信息。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信息过载和时间管理的挑战,需要大学生具备筛选和分辨信息质量的能力。很多过时的,不符合大学生价值观的东西正在被逐渐抛弃。
“俗气的风还是吹到了川大”,校园新景观受吐槽,不是第一次了
虽然互联网在影响着大学生,但是大学生们也都普遍更有主见,更有自己的喜好和审美,他们也在摒弃一些东西,就比如当各大校园都纷纷上新网红产品,想要吸引学生的关注的时候,却迎来了一波狠狠的翻车。
因为没想到现在的大学生根本不吃学校的这一套,甚至觉得自己的学校怎么只学坏的不学好的,为什么要把这么俗你的东西搬到自己的校园里来呢。最近又有一所名校被学生吐槽说太过于俗气,跟学校的校风和文化氛围丝毫不符合。
这所学校就是我们熟悉的四川大学,作为西南地区的一所名校,川大的历史底蕴和学术成就应该是不用赘述的,在学子们看来,这所学校本身也有很多值得宣传的亮点。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这个新学期,川大的某一处校园新景观却备受学生们的吐槽,被大家认为是俗之又俗的产物。这处新天的景观正是被大家讨论的沸沸扬扬的网红路牌,这种网红路牌上通常写着我在某地很想你,或者是想你的风又吹到了哪里。
这类话让学生们看完了之后感觉太过于千篇一律,太过于网红和低质了。但其实这已经不是名校,因为网红路牌而第一次被学生们吐槽上热搜,在四川大学之前,已经有北京大学在咖啡厅里的路牌被学生们吐槽。
也有中国传媒大学或者是中央美术学院这样偏艺术类的学府被学生们各种吐槽。大学生们不理解的是,明明有一些学校就是为了培养审美和艺术性都比较高的人才的,但他们偏偏为什么要选择这么土里土气的宣传方式呢?
像是浙江大学这样的百年名校,明明也可以拿出自己校园的特色来吸引大学新生们的目光,而选择了网红路牌也是让人挺不理解的。
其实换一种看法,我们也很心疼校方的这些主办的老师,因为他们正在竭尽所能的跟上大学生的审美和喜好,也许在这个过程中闹出一点小小的美丽的误会,那么也就值得大家原谅了。
现代大学生与互联网的紧密联系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互联网上的信息源丰富,但也包含了大量虚假信息和误导性内容。大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辨别真假信息,过滤有价值的知识,以免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此外,他们还需要掌握信息管理的技能,有效地整理和存储有用的信息,以便后续学习和研究。
面对一些流行产物,大学生的确应该养成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从众跟风,教育界需要不断适应这一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既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又能保持学术独立性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能力。
教育课程应该包括数字素养的培训,教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并教育他们如何辨别可靠的信息。同时,教育还应强调思辨性学习,鼓励学生质疑、分析和批判信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同样不应该落下,学校和学生可以用合作的关系来共建一个美好的校园,有新的创意,不如听听学生的意见,采纳学生的一些新观点,或许就能让百年名校重获新生。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来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