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年,国内的大学,也真懂“借坡下驴”的妙法:就是过去一直不好意思关起来的大门, 如今真的普遍对民众关起来了。
比如我的住所附近,鳞次栉比好几所大学,还不乏211以上名校。搁以往,要是心情好了,或者散步恰好走到了,能随意进去溜达,到了饭点还能凑校内食堂吃点“学生餐”,假如碰上有兴趣的课程了,或者看到海报上所张贴蛮有意思的学术讲座了,甚至还能挺着老脸坐下来听听,给早就荒废失修太过“社会”的心灵顺时点上几滴精神甘露,可现在是不能了,大学进不去了,不受欢迎了,只好掉转头狼狈逃离了。当时只道是寻常,谁承想一下子成奢望了。
国庆假期,特意到这些大学门口转了转,得到亲身验证:几乎所有小门乃至“暗道”都已经门禁堵上,只供师生刷卡认脸进入。边上,还会安插个小哨岗,有保安大叔专人看守,防止我等“闲杂人等”混入。如今大学,就差门口订个油漆大牌子,上书“大学重地 禁止入内”字样了。其中一所,据说可以网上提前预约入内,但如此郑重其事,搞得上医院预约挂号一般,游兴早已消索了。10来年前,国内大学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如何实现“开放式大学”,拆掉围墙和校门的壁垒,近学湖大西交大,远绍哈佛普林斯顿,真正向“世界性”大学看齐,没想到反倒越来越封闭了。比如就本地那几所大学,前些年不仅大门敞开,甚至搞了个“联盟”,让图书馆也对市民开放,进去看书借阅只需亮个证件即可,如今也全部功亏一篑了。高校的大门真成了“黉门”。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的,似乎也没人在乎,但我以为这是大学理念的倒退。从权利分属看,我们的大学都是公立,是国家财政拨款,一切取之于民也当回馈于民,本身带有部分资源共享的义务,并没有理由在无特殊情况的前提下,关起大门来暗爽。晚上在群里谈起这个事,一位好友反驳我,“难道大学是公园吗?”其实,公立大学还真带有点公园的性质,都属于“公共场所”。它能拒绝“游客”的唯一正当理由,是外来人员不能严重干扰或影响到“校内师生日常教学”,这个我也认同。但问题是,国内大学,除了特别的那几所,比如北大清华,比如厦门大学,比如樱花季的武汉大学,此外还真想不出会达到“严重干扰”的地步。而且即便真所有不便,那对策也是分流,而不是闭门谢客,拒民众于千里之外,或者有意设置很大的参观阻力。弄那些多保安24小时把守,只怕实际也无法减少“管理成本”,恰恰相反,那是在增加开支。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让我觉得大学应该尽可能对外开放,那就是大学作为知识文化传播以及开展教化最重要的场所,对于一般民众的惠及功用是非常巨大的。像清北大门查得严,我虽然反对但也还能理解,毕竟在北京那地方,世界思想之都嘛,面对公众开放的文化机构太多了,三五所大学深扃固钥,是无所谓的。但是在地方呢?不夸张地说,大学就是当地知识文化的灯塔,是那个城市或地区的名片,可能是当地弥足珍贵的唯一桃源,是家长小孩感受文化、提升自我修养唯一可去之处,结果你大门一关,自己是无事一身轻了,但也未免太自私了乎?公立大学,公在哪里?
“公犹共也”,这种做法,其实已经是私立作派。在地方上,一所重点或211、985大学,它给民众带来的文化功用,超过100所博物馆。而且,放开游客,也不一定有害,还能引导校内消费,适时搞创收。至于“问题”,其实还能有啥问题,过去都开放几十年了,一直都相安无事,全世界大学通例也是如此,难道现在突然有了“问题”,而且到了无法解决的地步?这是说不通的。这种“我怕有麻烦,所以干脆事先一切斩断”的思路,也绝非负责任,而是“倒洗澡水连孩子一起泼掉”的懒怠。我呼吁大学校门不要再设关卡,还其“公”,复其本来面目。
我是很怀念过去自在、开放的大学校园的。作为眇乎小哉的小市民一枚,我从前受益于这样的大学太多。去游玩,去上课,去借书,去吃饭,去听讲座,去会朋友,去喝咖啡,去见识名教授,郁闷时去发发呆,闲时独坐参天大树下静静看上半天书,哪怕最是枯燥无聊的十三经注疏,歇歇翻上几页,也是莫大的享受啊!我有不少朋友,高考时没发挥好,毕业后到名校去见识一番,甚至住下来,游学,自习,考个研,从此读上硕博,跟上明师,而后逆袭为可以终身专注于学问世界的学者,这样的“朋友”我还认识不少。他们都受惠于此前大学的开放。现在,这个几乎是不可能了。别说你能校内安稳住下来,畅通无阻于食堂、教室及图书馆,随时找心仪的教授讨教,你如今连大门都伸不进去。
近一两年,我常常去省图借书。每次去,都发现馆内乌泱泱坐满年轻人,跟前些年满目萧然的景况完全不一样。开始,我还以为时下年轻人都这么好学了,再后来才晓得他们都是来自习考试的。我还不解:考学应该去大学自习室啊?那位熟悉的馆员瞪我一眼:您老还活在玄宗时代呐,现在哪有大学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