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网上流传了这样一句话“宇宙的尽头是考编”,这都要源于这些年大学生的就业市场非常的不景气,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于是被迫走上了“考编路”。
在早些年的时候,都是老一辈会对有编制的工作情有独钟,年轻的大学生们则是会更加喜欢高薪且赋有挑战性的工作。
但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让不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开始纷纷的投入体制内的“怀抱”了。
因为体制内工作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稳定”,只要能够成功考上,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就能从入职的那一天起,一直干到退休,也就是说考进了体制内,那么一辈子都不用在为工作发愁了。
然而,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都不是那么好考的,每年报考的人数非常多,但是岗位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大部分的考生到最后都成为了“炮灰”。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有不少机智的大学生打起了“迂回战术”,先从一些事业单位里无编制的岗位做起,这样就相当于半只脚踏进了体制内,之后再通过一些渠道正式转为体制内。
然而,一道“清退令”,将这条路也堵死了,不少地区都宣布开始清理编外人员,也就是说,这些编外人员的饭碗要不保。
“清退令”来了,部分地区开始清退编外人员,教师行业也将受影响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只要进入了事业单位,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这一辈子都不用再为工作发愁了。
但事实上这样的想法也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在事业单位中,也有很多“编外人员、劳务派遣”的岗位,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辅警”以及部分“城管”,就是典型的“劳务派遣”的岗位。
这类岗位虽然属于“合同制”,不如有编制的岗位稳定,但毕竟也是最接近体制内的岗位了,因此这类岗位也是非常的抢手。
不过近些年,为了更加合理的统筹分配任务,编外人员的“清退令”来了,全国多地都下发了通知,将全面清理编外人员。
更有部分地区已经率先实施,比如湖南常德市临澧县就在近段时间,共清退了编外人员163人,节约财政资金200万元以上,而湘潭县的卫健、教育系统更是各清退了500人,可见这次清除编外人员的力度有多大了。
“清退令”对教师行业也有影响,三类老师很危险
1、“参聘制”教师
所谓的“参聘制”,就是被聘用的教师在工龄福利、社会保险、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等方面,都是按照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同等标准执行的。
但实际上这类教师却是属于“合同制”,是没有编制的,所以“清退令”下发后,这类教师将首先受到影响。
2、民办学校的老师
民办学校的老师都是没有编制的,而且近些年相关部门也一直都在整合民办学校,很多民办学校都已经“转公”。
且没有转公的民办学校也会被限制招生规模,招生比例不得超过当年总招生规模的5%,民办学校的处境越来越难了,民办老师的饭碗也就岌岌可危了。
3、人事代理教师
人事代理教师是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委托人才招聘中心代管招聘的老师,并将这些老师指派到有需要的中小学,承担一线的相应工作。
而这类老师也是没有编制的,签订的是学校的合同,被称为“高级合同工”,所以在“清退令”实施之前,这类老师如果不能考上编制,也将面临被“清退”风险。
为啥要清退编外人员?
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财政上的问题,根据数据显示,全国吃“财政饭”的人员超过8000万。
而三年的特殊原因,让地方财政透支严重,所以为了缓解财政上的压力,多地不得不开始清退编外人员。
而清退编外人员,也能给编内人员做一个警醒,在以往的时候因为编外人员的存在,编内人员的工作会轻松不少,很多时候都是编外人员撑起了一片天。
这也导致很多编内人员都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享受着国家提供的高薪待遇,却提前开启了“养老模式”。
而编外人员一旦被清退,编内人员就必须要承担起更多的工作,如果还一直“浑水摸鱼”下去,那么可能就要“危险”了。
总之,相关部门出台的每项政策肯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说可能也会有些弊端,但益处总归是更大的。
今日话题:你对“清退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