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大龄上岸是什么感受? 33岁考上公务员后才知道,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公务员、事业编制和国企等体制内考试,通常要求考生年龄要在35岁以下。近些年来,部分地区的省考已经适当放宽年龄要求,研究生学历40岁以内也可以报考。只有考过公务员的人才知道,大龄上岸有多么难。

眼下大部分公考生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其中还有很多是应届生。毕竟公考政策更加偏向于应届生,24国考岗位中有65%只有应届生能报名。

应届生或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脱产备考,年纪轻记忆力好,头脑反应迅速,应试能力强。而超过30岁的考生几乎都是在职状态,既要处理好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只能利用碎片时间,牺牲睡眠时间学习,克服重重困难上岸后,真的会如释重负吗?

大龄上岸是什么感受?33岁考上公务员后才知道,没有想象中好

“宇宙的尽头在体制内”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了,曾经的大学毕业生们看不上体制内的工作,现在发现稳定才是最宝贵的优势,后悔当时没考编,导致自己这10年来在职场上风雨飘摇。要是能抓住考编年龄的小尾巴上岸,至少后半辈子不用为工作问题发愁了。

一位33岁上岸的考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用再学习备考了,也算是轻松不少。但是大龄上岸很容易不受待见,背后会被同事议论是来躺平养老的,这种滋味不是很好受。

还有一点尴尬之处在于,目前体制内一些小领导都不超过30岁。他们属于毕业就考上编制,作为办公室里的大龄菜鸟,还要受制于人,自然有些心理不舒服。一位87年出生的大龄上岸的考生,居然被同事当面直呼:那个87年的。

现在流行提拔年轻干部,30岁以后才上岸的大龄考生,几乎没有太大被培养的价值了,可能要做好一辈子在基层的打算,逐渐被比自己年轻的后辈碾压。这种不适感只能自我消化,不知道这种失意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

过了30岁考编上岸,和应届生上岸有啥区别?

按理说体制内很多岗位需要一定社会阅历和基层工作经验,在处理工作中会更加得心应手。最早以前,公务员考试在要求考生年龄在35岁以下的同时,还要求考生要具备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应届生考编非常不占优势。

眼下为了缓解应届生就业压力,才把这条前置要求删除,这直接导致非应届生考编不再有优势。社会工作经验只有在复试阶段稍微能有所体现,可想要通过内卷的初试却不是容易的事。随着一批00后应届生考编上岸,体制内也传出了被整顿职场的消息。

很多体制内人员吐槽这些职场新人没规矩,连基本的办公软件都不会用,还有资格整顿职场。年轻人则是一副,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拿我无可奈何的样子。相比之下,老员工更喜欢大龄上岸的考生,至少这些人沟通起来更容易,态度也更谦虚端正。

30岁以上高龄考生很难被提拔也是事实,不过有考生自我安慰,能上岸已经很知足了,毕竟体制内工作的下限很高,即使一辈子在基层混到退休也要比企业职工更吃香。只要放下精神内耗,不惧别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选择。

应届生考编好还是过了30岁再考好?

总有考生觉得一毕业就考编有些不甘心,好像放弃了人生中的无限可能,一旦进入体制内就要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稳定的同时也放弃了很多发展的机会。要是能先在职场打拼一番,若能成功财富自由就不用考编,结果不如意再考编也不迟。

无论多大年纪考编都不是绝对的,要取决于学生的个人职业规划和所学专业。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事业观都不同,无法做出统一的判断,学生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决定方才不后悔。

30岁考编也并不意味着是奔着躺平去的,有的应届生考编上岸后该躺平也是一样,与年龄无关,没有必要有年龄歧视。再说体制内很多部门也存在老龄化的现象,30岁正当壮年,在老员工眼里一样是年轻人,有被培养提拔的机会。

考生在选择岗位前,可以对各个用人单位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做些了解,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岗位,才不至于在上岸后觉得不适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