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舆论场上,给青年贴的标签满天飞。先是患上了“精致羞耻”,没几天又陷入“平凡羞耻”;前阵子出圈还是“旅游特种兵”,不经意间便沦为“脆皮大学生”,还得了“悲秋综合征”;更有互相比惨的“985废物”“小镇做题家”……有人调侃,这么多标签,年轻人贴得过来吗?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群体皆有突出特点,对其进行戏剧性的总结描述,也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这些新概念虽然夸张,但着实有趣,倒也戳中了不少年轻人的心。社交网络之上,多少年轻人在自领“帽子”中缓解了身份焦虑,在自嘲调侃中解构着现实痛点,通过这场话语游戏找到嵌入社会的又一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看似悲伤拉满、低落颓唐的表达,未尝不是一种无伤大雅的排遣与开解。
只是乐呵之外,是否会不同程度坠入标签概念的话语陷阱?某些“对号入座”者,在减压之外,是否受到某种特征的强化——既然都是“脆皮”,又哪用急着强身健体;眼见“悲秋”者众,那抑郁低沉些也不打紧。这样那样的群体属性,意味着一种“安全感”,同时也可能成为拒绝改变、越陷越深的“保护色”。
标签纷纷,聊可一笑,懂的人自然懂,可总有不懂的人,会被标签带跑偏,对群体和自身产生这样那样的误解。当“整顿职场”的标签被固化,那对自身权益的坚持就可能会被误解成“没有规矩”,同时解构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那份努力;当“注孤生”的自嘲调侃被误解为享受孤独,甚至“不婚不育保平安”,也隐隐在抬高青年人交友的门槛。凡此种种,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认真你就输了”。
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指出,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现象,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其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性之一。从社会视角观之,青年标签盛行,既包含着全社会对青年人的高度关注,也暴露出某些人心里的流量生意。作为舆论场上相当活跃的群体,青年的相关话题自带流量。有人真切关注,有人添油加醋,有人喜欢围观,形态多样的参与互动之下,网络景观也愈发复杂。
每一代青年都各有特点、各有压力,也总有自己的方式成长破局。就像80、90后曾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如今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前浪”们更多一份体察与同理心,更多一些伸手相助,才能给“后浪”们一个更加积极友好的环境,社会的代际图景也会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