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某体育APP的全国高校评分走红网络,不少“机智评语”成了新的“网络梗”。有毕业生指出,评分是靠学生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有好评肯定就有差评,但评分人是否为该校学生,这也决定了点评内容的真实性。网友的众多点评中,有人评价学校说道:“两年早操,一年打螺丝”“拿鸡毛当令箭的学生会”“家政公司冒充大学”“我是19级毕业生,这个学校真的一言难尽,找不到优点”“百年大专”。各地高校对这版“高校评分”的看法截然不同。(中新社)
这份非典型、“不正经”的高校评分合集,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圈破壁。发端于线上体育社区内的只言片语,到之后迅速火遍全网,乃至一时间呈现出某种全民围观的盛况。置身其间,所谓的段子与真相,已然傻傻分不清楚了。
传统模式的大学排名、大学评议,一般都是大而全的,更像是标准化的格式文件。其信息价值极大,主打客观、准确,但此类文本在网络舆论场内,注定是不讨巧的。毋庸讳言,在这轮热潮中,网友看似关注“高校评分”,其实并不是真正关注高校,而更多是“看段子”“找乐子”。那些被推至置顶位的“高亮回复”,无关真知灼见、仗义执言,而分明是击中了笑点,那种从“心领神会”到“会心一笑”的情绪链条,令人着迷、让人成瘾。
对严肃事项娱乐化改造,将复杂议题简单化置换,是这个时代的流量密码。这是一个解构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结构化的过程。在这种语境下,诸如“一句话读懂”“××秒学会一个经济原理”之类的作品大行其道,当获取知识或信息的“幻觉”,取代了获取知识或信息本身,玩世不恭乃至荒诞不经,也便成了常态。在这套高校评分语系里,那些天花乱坠的神吹、一文不值的贬踩被奉为“金句”,那些细枝末节的琐碎成了最大的标签,如此这般,自然是认真不得。
如果说,这份高校评分榜,最初尚有很多源于实践、发乎于心的精妙总结,那么随着其影响力越来越多,围观者越来越多,此事恍惚间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不少发帖者为了博得满堂彩,故作有趣、故作惊人之语,以越发离谱、夸张、耍宝的词句来点评高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期望效应”的典型样本——“表演者”为了不让人失望,越发卖力地配合表演。由此,“观众”的殷切希望,则戏剧性地收到了预期效果。
另类的高校评分,看看热闹便好,着实不必当真。特别是对于那些真正要考虑升学读书事宜的学生党而言,更是应该区分好什么是玩梗、什么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