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全面落实《未成人网络保护条例》, 中国教育学会将启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评测指标”科研工作

11月26日,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共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新生态》分论坛在重庆召开。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媒介素养分会宣布,全面落实《未成年人网络条例》相关要求,开展基于学会课题成果和课程实践的“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评测指标”的研制工作。

本次分论坛以“共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新生态”为题,邀请来自全国教育专家、研究者、行业代表及学生家长教师代表,聚焦“课程建设”“教育培训”“儿童参与”“生态共建”等主题,通过“主题分享”“专题研讨”“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并结合青少年媒介素养分会的学术和教育资源,联合各方伙伴,推出行动倡议,全面落实未保条例,大力推进全国教育系统网络素养教育的普及开展。

据介绍,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媒介素养分会自2022年成立以来,汇聚了包括来自高校、中小学幼儿园、网络科技企业、青少年宫和相关社会教育机构、新闻媒体等单位的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从业者,开展了全国教育系统的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科研和实践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成果和良好的社会反响,成为全国教育系统全面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科研平台和智库组织。

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媒介素养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发布后,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研究制定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指标是全面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基础性工程。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媒介素养分会将在中国教育学会强大的学术资源基础上,立项课题,组建专项调研组,在前期学会课题研究成果和地方实践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指标”的调研和研制工作。分会依托全国各地会员,联合相关科研单位开展横向研究,选择有代表的地区和学校建设指标测评实验基地,分阶段实施。

分会同步还将开通面向全国的“网络素养教育学习空间”,在广东省地方课程教材10年实践的基础上,发挥教育和技术的专业优势,遵循《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互联网+教育”体系化平台要求,按照网络素养教育的特点及学生素养提升的八大目标,创新情境互动学习模式及教学环境,设计区域、学校的网络素养教育学习空间体系,打造了OMO融合创新的专业课堂环境,为全面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学校入课堂作好专业支撑服务。

通讯员冬松

校对李海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