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著名的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怀有殷切的期望时,这种期望会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这个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
皮革马利翁效应源自希腊神话,故事中一个名叫皮革马利翁的雕塑家爱上了自己创作的美丽女神雕像。皮革马利翁向诸神祈求,最终神答应了他的要求,并让他的雕塑变成了真正的女神。
它的原理在于,当人们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会有如此成就。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地,如果一个人相信事情会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使人变得消极、失望。
有两位教师,他们分别教授同一班级的学生,其中一位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认为每个学生都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他鼓励学生,相信他们有能力取得好成绩,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另一位教师则对学生持有消极的期望,认为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他较少鼓励学生,对大多数学生的表现感到不满,并给予学生的关注较少。
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位教师的学生的表现出现了明显的差异。那些受到积极期望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色,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并且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动力。而那些受到消极期望的学生则表现平平,缺乏自信和动力,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这个例子展示了皮革马利翁效应的核心概念:当人们对某个人或事物持有积极的期望时,这些期望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表现,并可能导致积极的结果。在上面的例子中,第一位教师的积极期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表现和动力,从而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而第二位教师的消极期望则导致学生的表现平平,缺乏自信和动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积极期望的态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假如对自己有极高且积极的期望,每天早上对自己说:“我相信今天一定会有一些很棒的事情发生”,这种练习会改变整个态度,使人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都充满自信与期望。
皮革马利翁效应经常与自我实现预言混淆,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有一种预期,这种预期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和表现,并可能导致与预期相符的结果。它强调的是个人的期望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的影响。
因此,皮革马利翁效应和自我实现预言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他人的期望对另一个人行为和表现的影响,而后者强调的是个人的期望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的影响。但是它们都表明了人们的期望对行为和表现的影响,只是侧重点不同。
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