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别样“西湘记” 在湘湖畔长大的他,成为西湖大学首位海外引进的文科教授

杭州日报讯11月的湘湖畔层林尽染,从湖面吹来的风渗着丝丝凉意。来国龙站在窑里坞船埠,等待摆渡船,赴一位数十年未见的老同学之约。

在海外生活的28年,这位成长于萧山湘湖畔的人文学者、艺术史家每次回杭探亲或学术访问,总习惯把湘湖当作老友相见的“据点”。好在这一次他无须像往常那样来去匆匆了——

今年6月,他辞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终身教职,成为西湖大学首位从海外引进的文科教授,正式把讲台从大洋彼岸“搬”到了家乡杭州。不少朋友们对他的决定表示不解,来国龙却笑着说:“就是回家了。”回到家乡,他有鱼入西湖般的契合自在。

家乡是他的“人文起点”

过去30年来,从国内到海外,来国龙始终专注于中国古代艺术、商周考古、古文字、上古音、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研究,通过文字、实物、艺术品来研究古代思想文化。来国龙说,数十年来对艺术、书画、古文字的热爱,或是儿时在家乡一山一水的浸润中播下的种子。

来国龙是“湘二代”。他在湘湖农场长大,父母都是湘湖农场的职工。在他的儿时记忆里,湘湖天地宽广。“我家住在定山的西坡,湘湖师范的校舍就在附近。”他常和同学翻墙进校,耳旁回荡的是湖山间的校舍里传来的钢琴声、歌声。

后来,家人为来国龙争取了到县城的朝晖初中念书的机会。借宿在县城伯伯家的来国龙,受哥哥姐姐的影响,那时的他就习惯于畅游书海。“哥哥喜欢艺术、拉手风琴、画画、刻印章,看《富春江画报》,所以我也受到熏陶。”

放学了,他就拿着同学爸爸的借书证,在曾经的祇园寺(原萧山图书馆)内借各种书看。“历史、文学、科学,什么书都看。甚至还有甲骨文、金文。”到了周末,来国龙还会乘15路公共汽车,到南山路柳浪闻莺、孤山西泠印社、湖滨的杭州书画社玩,买书画,刻印章。

家乡是来国龙的“人文起点”。“回过头来看,可能是那时候可以自由读书,播下了爱好艺术、书画、古文字的种子。回忆起来,我觉得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

把人文的“种子”种在家乡

告别了少年时代的来国龙,因为高考第一次有了远行的念头。“高考考得不算太好,想去离家远远的地方。”最终他报考了吉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

当考古系的同学纷纷想跳槽考律师,他却放弃了国际法专业,考入北大考古系读硕士。硕士毕业后,他在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工作了一年,又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艺术史博士,再辗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之后又在佛罗里达大学,任教20年。

其实在海外的这些年,来国龙也曾考虑过回国发展。不仅是因为他的研究材料在中国,更因为“家乡有太多美好的记忆”。202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国龙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正在为西湖大学引入海外人才而奔忙的施一公校长。两人交谈甚欢,一拍即合。

于是,在今年西湖大学本科生的课表上,出现了两门新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全球艺术史和语言学。与之相应,讲台上也出现了一张新面孔:戴着黑框眼镜、拥有一头浓密卷发、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为大家讲授语言学与艺术史——那个曾经想“离家远远的”少年,最终又回到了原来整装出发的起点。

在西湖大学的官方账号上,这样介绍学校的首位文学教授:西湖大学以理工见长,却始终对人文教育充满敬畏。接下来,这位横贯东西的学者,将把他的国际视野和人文学识带到西湖,带到西湖本科生面前。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人文学科并不如理工科那样“硬核”。来国龙说,“现在这样的时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和思辨能力。”正如校长施一公在很多场合讲过:西湖大学的博士生、本科生,如果没有人文社科环境的滋养和熏陶,很难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而人文学科可以使学生完成思维的“清零”,完成从一个“小镇做题家”到“大学探索者”的转型。

今年六月,西湖与湘湖缔结“姊妹湖”,开启“美美与共”的“西湘盛景”。巧合的是,从湘湖山水中走向世界,又从世界返回西湖的来国龙,也是在今年6月,加入西湖大学,唱出了一曲别样的“西湘记”。未来,他也会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家乡的湖光山色里,把人文的“种子”种在家乡、生根发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