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为什么孩子感觉考的不错, 结果却是低分?

考试结束了,你回家同妈妈开心地说:“妈妈,我觉得这次我超水平发挥,考得可好了!”

然而事实是,试卷发下来后,你发现自己甚至没有及格。

这样的情景似乎是部分考生的常态,考试前万事俱备,考试时信心满满,考试后分数依然不尽人意。原因可能是“优越错觉”:

一、“优越错觉”是一种认知偏差

针对这一现象,美国心理学家Kruger和Dunning进行了一次实验研究。在实验中,Kruger让84位康奈尔大学的本科生回答了20道语法题,然后让他们对自己的语法能力做一个简单的自我评估。结果出人意料,真实成绩最差的10%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语法水平,可以排进前1/3。紧接着,Dunning对人们阅读、下棋、驾驶等各种技能又进行了三次实验。最终,这三次的结果同第一次的结果,毫无二致。似乎越无能的人,越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达尔文有一句话则说的更加形象:“无知比知识更容易让人自信。”

由此,Kruger和Dunning总结得到了一条定律:邓宁—克鲁格效应(D—Keffect)。在Kruger和Dunning看来,人们的这种迷之自信,实际上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而能力欠缺的人由于自我认知的偏差,导致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转而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以至于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却无法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能力。考得好,就觉得自己聪明,考得差,就觉得题目太难、改卷太严,各种甩锅。

诚然,生活中部分学生的认知偏差并非由于夜郎自大。相反,他们较常人更为谦虚好学。为了取得成功,虽说并无真如古人一般“头悬梁,锥刺股”,但挑灯读书至天明,结果总是事与愿违,“认知偏差”对他们的伤害是巨大的。那么,他们的决策认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沉没成本效应: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中,选择了非理性的行为方式。就好比你整理文综科目的课堂笔记,明明一本《学霸笔记》可以解决全部 ,你却偏偏要欺骗自己,自己手写一遍更能加深印象。殊不知无价值的付出,只是在浪费时间。

·后视偏差: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例如当你同一位与你实力相当的学霸讨论一道数学难题时,明明是对方的解题思路更为清晰、便捷。你却为了自己的“学霸面子”不愿承认,以致在此后考试的相似解题中费时费力,反倒失去了对其他难题的攻克机会。

·幸存者偏差: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例如,老师给你的答案打了满分,但其实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你发现你的解题思路是有漏洞的,答案正确只是一种凑巧。但你却不愿改变自己的解题方法,我行我素地坚持着这个错误方法,总幻想着自己下次也许还能得满分,以致在之后的答题中失去了得分的机会。

根据对被试者大脑的实时检测,科学家发现,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和脑活动网络的相互关系,与“优越错觉”(即迷之自信)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验数据显示,脑内控制行动和认识的基底神经节纹体与前扣带回之间的同步性越差,就越难以遏制“优越错觉”。反之,同步性越好,“优越错觉”就越容易受到遏制。这意味着“优秀错觉”是可以得到抑制的,个体自身大脑的协调性强弱与否,决定了其对“优秀错觉”的掌控程度。

然而,“优越错觉”是否又真的如此“十恶不赦”呢?

二、“优越错觉”也有好处

虽说“优越错觉”的出现,使人们对自我的认知产生了偏差。但正如福祸转化,“优越错觉”的产生,亦能带来一定益处。

所谓“优越错觉”,即认为自己比普通人优秀的一种错觉。而在这种错觉的控制下,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种自我认同感——“自信心”。由此,怀有“优越错觉”的人,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优秀,往往在做事时会更为主动。同时,拥有“优越错觉”的人在面对自身缺点时,不会自卑或自我埋怨,而是积极地寻找方法,取长补短。因为在他们看来,优秀的自己身上是不容许有任何缺点存在的,这样的缺点是一种耻辱,必须消除。由此观之,适度的“优越错觉”对个体的进步,其实是能起到一个推动作用的。它督促着我们修正自身的缺点,放大自身的优点。

因此,我们允许“优越错觉”。毕竟,社会如此艰难,生活总有打击,适度的 “优越错觉”让心情愉悦一点,也是好的。

三、避免过度“优越错觉”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优越错觉”将使人沉浸于自己营造的“虚幻优势”中无法自拔。这种自以为的“迷之自信”让你误以为你已经万事俱备,在他人查缺补漏之时,你在为自己画的那一亩三分地里原地绕圈;你以为你已准备万全,殊不知其实漏洞百出;你怀揣着自以为的“优越错觉”步入考场,结果“科科泣血”,让你所有的努力做了无用功。然后,次复一次的考试,让你在“优越错觉”的怪圈里彻底迷失,直至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那么,如何避免过度的“优越错觉”呢?

·改变你的元认知。当你认识到“优越错觉”的存在本身,就能避免它的过度膨胀。换言之,即是询问旁人意见,从外界获得反馈。

·开展持续地深度主动学习。在“金字塔学习”的理论中,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这意味着你需要不断地主动学习。而其中,练习则是一个必要过程。练习包括重复与反馈,两者都是知识获得和技能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反馈的重复是机械重复,它只能引起疲劳,而不能带来学习效应。同时,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做“高原现象”。例如,许多英语学习者曾经感觉到学习达到一定的层次以后,想要进一步地提高学习成绩非常困难,仿佛停滞不前了。这时候,就需要你通过改组旧的认知和技能结构,开始新模式的练习了。例如,转变以往的学习角度,抑或是重组你的思维导图。此上对你“高原现象”的克服都能起到一定帮助。

·拒绝全部“遍历”,适当进行分解式检阅。由于学习范围的广度与学习时间的紧迫性,我们无法对所有知识一一检阅。这种情况下,分解式检阅,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简言之,即是把某种技能或知识分解成若干部分或某些局部的知识要点。当然,这绝对不是叫你完全放弃“遍历”,采用哪种方法,端看学习内容的繁简程度和阶段性。例如,当内容复杂时,分解式效果更好;反之,则“遍历”更为恰当。而在学习初期,则适宜采用分解式;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进步,则应更多的采用“遍历”;直至学习的后期,这时的你则需要“遍历”与“分解”的结合了,即把学习的新内容同以往的旧内容逐渐联系,使之融会贯通。

总而言之,作为拥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以致忽视了客观事实,产生了认知偏差。或许,这样的认知偏差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给你带来益处。然,对事实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以避免过度的“优越错觉”确是十分必要的。(希望以上内容能给正在阅览的你带来些许启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